阅读记录

第110章、制种项目[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大军说:“书记,现在分开单干了,我没有十分的把握,我尽最大努力吧!”。
      王大军回到村里后,他自己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这家伙先没有动声色。
      他认为这个项目,给了他希望,可以让他的威信得以提升,当然这希望也同样给了王大军动力和激情,他认为为了这希望,值得他去搏一搏。
      也是,责任制后这些年,王大军自觉过得很窝囊,甚至都比不上刘万山,人家刘万山都敢折腾点项目,虽然果园子没整成,以挨骗告终,但是人家现在又干起来砖瓦窑还引进了现代化的设备。
      他王大军一直在寻找机会,他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放马一搏,重拾过去的雄风。
      好,现在一个让全村人赚钱的项目,就摆在他面前,他不想再错过,他极力想双赢。
      尽管他考虑到了可能的阻力,但是,他义无返顾地开始了行动。
      春节期间,他不停地串门走访,渗透他的思想,再加上他张罗请客,借酒说服。
      过了元宵节,王大军忙慌去乡里,再次找领导沟通,正好乡里在开项目工作会议。
      真是巧了,王大军来的正是时候。
      散会后,王大军找到了赵书记,问:“赵书记,我今天过来,想问问项目的事。”。
      赵书记笑呵呵地说:“大军,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县里正式通知下来了,刚才开会定了,你们村是制种实验村。”。
      “那太好了,我这就回村做工作去。”王大军转身要走。
      “别走,等一等,有些技术性的问题,你需要和制种委托单位,县种子公司负责人沟通一下,不能胡乱宣传,还要签订协议呢!”赵书记叫住了他。
      此刻,王大军才开始醒悟,原来这个项目是县种子公司委托做的,属于政府引导的企业行为。
      不一会儿,王站长领着种子公司负责人,进了赵书记的办公室,双方互相介绍后。
      赵书记首先说:“你们协作单位,认识之后就要多沟通,把工作往细了做,不管怎么干,必须保障群众利益,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书记,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做这个项目,让老百姓多赚钱。”项目负责人抢先回了话。
      赵书记给二人接上头之后,又忙着去开会了,王站长领着二人找了一间屋子。
      三个人坐下来,针对制种的技术问题,又聊了一个来小时。
      王大军从他的黑人造革皮包里,拿出了笔和本,戴上了老花镜,坐在那里,还记了许多条目,他怕自己给忘了,这些都需要他回去消化一下,也需要他开会去讲清楚。
      王大军听得十分仔细认真,毕竟,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件新生事物,他的认真是为了办好这个涉及家家户户的项目。
      这次,王大军作为村长,他是合格的,他的初心和角度完全没有问题,他再一次把握了机遇,迎接了新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王大军这样的村干部,这也是北塘村村民的福分。
      在大变革的时代,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关键看什么人,这人的捕捉能力,眼界和格局。
      全乡各村,也只有王大军主动来要项目,别的村干部一听说要推广玉米制种,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提出了一箩筐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乡里也就只好作罢。
      王大军边记录项目要点,边憧憬着北塘村美好的明天。
      他的心里已经想好了,回去就立马组织召开村干部会议,把这项目的事安排下去,待到工作做通以后,就和种子公司签订协议,然后全面展开。
      最终,王大军的心愿能够达成吗?

第110章、制种项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