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商业觉醒[1/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责任制已经过去十年,北塘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同中国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无论是干部,还是平头百姓,似乎都在这场历史变迁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生活习惯上,都有着巨大的改变,过去期盼的,似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特别是当老人提及当年的艰苦,当年的奋斗时,总会被年轻人,或者小孩子嗤之以鼻。
      是啊!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人们不可能返回身,去再走那些老路。
      11月份,国家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个决定给国人注入了强心剂,特别是人们从事个体经营的积极性高涨。
      就拿刘万山来说,当年在合作社的时候,他奸懒馋滑都占全,绝对是个最不积极的人。
      现在,他跑到老蔫的浴池,给在北京打工的刘文里打了电话,说要贷款买制砖机,加快自家砖厂的现代化。
      刘文里听他爹说要买制砖机,着实把他吓了一跳,是啊!这个爹怎么忽然就开了窍,要弄这机械化的东西了,他也感到莫名其妙。
      等刘文里把他爹的说法,告诉了木生,木生倒不觉得惊奇,他为家乡人的思想解放而高兴。
      刘万山的商业觉醒,也侧面证实了一个时代,这是那个时代变迁和大转折的印记。
      就像前年,乡里推出养殖业无息贷款时,很多村民不敢贷,包括村干部都胆怯。
      数着“带毛的不算财”的老黄历,怕贷款买的牛马死掉,还不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最后抓瞎。
      等到一些思想活跃,胆子大的人,真正深入其中,把贷款领到手,买了牛羊,养得肥壮后,卖上好价钱,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时候,好多人后悔得拍大腿。
      经过反复的商议,木生和文里达成了一致意见,文里决定春节后,不再到木生的工地上打工,家里大哥智商有问题,需要他去操作这现代化的机器。
      文里也找女朋友摊了牌,这姑娘特别通情达理,竟然直接提出春节前结婚,她要和文里一起回北塘村过日子,做好大后勤工作。
      这个结果,让刘文里喜出望外,他第一时间报告了老板赵木生,木生也替他这个老乡高兴。
      赵木生除了结清文里小两口的工钱之外,又额外给文里拿了1000块钱,算是结婚的份子钱,这可差不多是当时上班族半年的工资啊。
      刘文里死活不要,木生硬生生塞给了他,把文里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时候,北塘村昔日的钻石王老五刘文里,带着大眼睛的川妹子回到了家乡。
      父老乡亲见了都不停地赞叹,更有人背后议论说“这是托了人家赵木生的福啊!”。
      “哎呦,我的儿子啊,你怎么说回就回来了呢?人家女孩子受不了咱这苦可咋办啊?”文里妈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他希望儿子继续给木生干。
      没想到人家女方,更是直接,说:“妈,我和文里一起好几年了,老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怕吃苦,我回来能帮您一把手,给大家做饭吃,窑上的活我也能干呢!”
      这一声妈,把刘万山媳妇叫得浑身得劲,她一把搂过来儿媳妇,说:“我的好闺女,那可就难为你,让你受苦了。”。
      刘万山跑了两趟乡政府,赵书记亲自接待了他,把他介绍给具体办事的人。
      按着办事人的指点,刘万山准备齐了资料,在信用社办了3000元的贷款。
      木生托付好友王治天,让王治天帮忙联系到了山东一个制砖机厂家,对方给王治天面子,答应一台也给批发价。
      刘文里

第109章、商业觉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