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工程事故[2/2页]

北塘村往事 楚风文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赵叔,您看看,要不是我安排艳国去管山洞,也不至于受这伤,这可怎么办啊!我真是对不住您二老啊!”木生满脸愧疚。
      “没事,没事,这可是修得咱村自己的路,艳国就应该出力。”艳国娘也在一旁安慰木生。
      “大婶,您放心,我一定给艳国治好伤,帮艳国张罗娶个媳妇,如果这次落下残疾,我养着我兄弟。”木生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些年没有帮艳国张罗成婚事,他心里有些愧疚。
      “那敢情好了,为了这孩子的婚事,可把我俩愁坏了,前些年家里穷,没人给,现在岁数又大了,更没人嫁了,谢谢你了!”听木生说要帮儿子张罗媳妇,赵福贵哭丧着的脸上有了笑模样。
      赵福贵进入病房见到儿子艳国时,一直笑呵呵地安慰着儿子“没事,做完手术就好了,别着急!大夫说没大事,不耽误娶媳妇。”。
      这个最爱哭的老赵,在儿子面前极力表现得云淡风轻,他是怕老蔫和木生着急。
      王翠花急匆匆跑到商店,买了一大堆吃喝,还有生活用品,堆在了艳国住的病床旁。
      第二天上午,赵艳国做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赵艳国进入恢复休养阶段。
      因武支书身体不好,他派村里副书记到医院探望了赵艳国。
      再说,武支书也走不开,乡里获悉北塘村路工地塌方的消息后,派出主管副乡长带着调查组到村里调查了解情况。
      武书记和王大军都要配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自调查组入村,王大军就小动作频频,又是安排饭,又是给领导买烟酒。
      有人私下提醒武书记,叫他多加小心,老头耿直了一辈子,看不惯歪门邪道,也不会搞这一套。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当然,王大军抓住事故调查的机会,向调查组反映了武书记独断专行,私自让赵木生当指挥长,瞎指挥,导致此次事故。
      他也诉说了赵木生如何如何不会管理,工地上很混乱,还顺便述说赵木生和方桂兰乱搞,被锁在一起……。
      当调查组询问武书记情况时,老头单刀直入,说:“王大军肯定反映了我独断专行了吧,我用赵木生是有原因的,人家木生捐助了许多钱,还有他常年搞工程,也懂工程管理,……。”。
      调查组对武书记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他做深刻检讨,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许多村民为武书记打抱不平,言辞最为激烈的,当属“赵二先生”,这老头走南闯北,经得多见得广,天生不畏官。
      通着调查组的面,唱了一段“数来宝”,小词编的很经典,把调查组给唱得很难为情,把王大军气得脸很难看。
      最后,乡里下了停工整改通知,要求村里修路工程必须立即停工整改,成立工程指挥部,重新任命指挥长,报请乡政府同意后,才可以继续施工。
      四月六日,村里组织召开两委班子扩大会议,商议成立工程指挥部的事。
      赵木生在会前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山洞拓宽工程进行到一半,路基平整完成,水泥硬化工程刚刚开始。
      经过半天的商议,会议决定由王大军任指挥长,赵木生改做技术管理工作。
      最后,赵木生表了态,完全同意会议决定,原来承诺的捐助不打折扣,仍要到位。
      武书记暗自赞叹“木生这小伙子,确实是大格局,将来必成大事,北塘村未来的发展就靠他这样的年轻人了!”。
      大自然不会理会这些纠葛,它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变换,清明节已过,杏花白开满了这山那坡,青草泛绿,柳树的绿丝绦再次荡漾,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小南河上的冰早已融化,河水撒着欢流向远方。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小南河上吊桥的旁边,新矗立起两排桥桩,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
      指挥长换了,但是人们修路的热情没变,木生的技术管理没松懈,乡亲们更高看这位年轻人,他的敬业精神和大格局,让父老乡亲们钦佩。
      木生每天仍是早出晚归,和技术人员研究方案,组织施工,修路工程进展很快。
      只有老蔫看不惯儿子的做法,他每天躲在果园子里,侍弄他的果树,根本就懒得搭理儿子木生。
      他真不明白儿子这么拼命地干,究竟是图个啥?
      也许,这就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的代沟吧!

第七十九章、工程事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