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年的十二月份,《渴望》正热播,村里第一次兴起了追剧热潮,茶余饭后谈论的也是这部电视剧的剧情。
过惯了土里刨食的庄稼人,难得有时间“猫冬”,还有喜欢的电视剧可追。
到这个年月,农村已经悄悄兴起了打工热,各村的主要劳动力,都在村邻的介绍带领下外出务工,谁不渴望幸福富足的新生活呢!
每年的春耕后,都会形成一股民工外出务工潮,春节前,再次形成农民工返乡潮。
对于北塘村的村民而言,投奔赵木生施工队的不在少数,此刻的木生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开始带着一支施工队伍,在北京地区承包建筑工程。
其中,赵富贵的二儿子赵艳国,也是翠花的干儿子,最早投奔了木生。
他在木生手下成长为一个带工的工长,因为是老乡,再有干儿子这层关系,赵艳国深得木生器重。
别看这赵艳国料理庄稼不行,可是到了木生的建筑队,他的能力彻底显现出来,无论是安排活计,还是自己干活,都是一把好手。
此时,木生已经变得成熟,褪去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在与各路商人打交道中,体现出他沉稳的特质,也得到合作商们的认可,发小王治天成了他的铁杆供应商。
十二月份,这是一年最寒冷的月份,滴水成冰,人们都是厚厚的棉衣加身,忍耐着冬天的寒冷。
进了腊月,人们都从“猫冬”的状态中苏醒,开始为过年的事忙碌起来。
各家都忙着淘米发面,做豆腐,撒年糕,杀年猪,盼望着外出务工的亲人们,早日带着一年的收获回家过年。
腊月十六这天,老蔫家的院子里,传出了刺耳的猪叫声,村里的杀猪匠赵福贵撸胳膊挽袖子,手里拿着一把尖刀,正要宰杀老蔫家的年猪,一头大肥猪被摁在了炕桌上,老蔫和他的大侄子膝盖抵在猪身上,双手摁着拴了绳子的猪腿。
放假的晚生怀里抱着妹子赵四凤看热闹,翠花忙慌从堂屋跑出来,手里拿着接猪血的盆子,放在了炕桌子前头。
不一会儿,猪叫声渐小,脱毛、切肉、灌血肠,厨房里热气腾腾,好一阵子忙活。下午两点多钟,整个杀猪流程完成。
不一会儿,冒着油香的煎血肠,放了酸菜和豆腐的杀猪菜,丰盛的饭菜都端上了桌。
本来,农村杀年猪都要请大队干部的,可武书记为人正直,他把大队干部吃社员杀猪菜,早就给做了定性,他说这叫“不正之风,要坚决刹住。”。
看到别村的村干部,一进腊月就东家吃,西家喝的,北塘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只能眼馋了。
他们都知道武书记的脾气,说一不二,言出必行,人家上过战场,真刀真枪的干过,这老革命的原则性十分强。
大包干前,负责村里大北沟果园的老王头,偷摸养了两只山羊,秋天羊膘肥的时候,宰杀后,请一个村支委和村会计喝酒吃肉,结果有人给打了小报告。
几个人正在喝酒吃肉解馋时,武书记亲自登门,给他们上了一顿政治课。
老王头各种的解释和辩解,说:“大家都是好哥们、爷们,吃点喝点没啥的,别太认真了吧,你一块坐下喝点不得了!”。
这下子惹火了武书记,他二话不说就给踢了一个翻桌席,扬长而去,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
所以,老蔫心里清楚,根本请不来武书记,武书记带头不吃社员的年猪肉,村里其他干部也不敢。
最后,只请了本家二叔,这也是赵家唯一的干部,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二叔,这几年多亏您关照,我这才缓过这口气来,我敬您一杯。”老蔫端起酒杯真诚地冲着二叔说。
&
第六十章、果园发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