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刘青山乔装下基层[2/2页]

商海经 我还在等待戈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个饭怎么吃嘛?”刘青山发牢骚,“你不吃拉倒,有本事去外面下馆子啊,一个打工仔还有那么多要求”,组长老王挖苦他。
      刘青山没敢再说话,干了一上午的活,早就饥肠辘辘,不吃的话,下午干活肯定没有体力支撑了,没办法刘青山只好硬忍着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吃下去,中间有几次反胃想吐。
      午饭后,回到宿舍,新来的员工都是住在临时搭建的铁皮屋,太阳直射,铁皮屋里闷热无比,像一个蒸笼一样。
      棚顶上巨大的电风扇有气无力的转着,扇下来的风也是热的,刘青山实在是太累了,虽然全身粘粘的,但他不管不顾往铁架子床上一躺呼呼睡去。
      “咚咚咚,上班了”,刘青山睁开沉重的眼皮,看见组长正在用脚踢铁架子床,响声震耳欲聋,刘青山想起小时候,村里队长吹口哨喊父母出工的情景,刘青山只好拖着快要散架的身子骨,走向车间。
      一个礼拜下来,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刘青山慢慢开始适应了,虽然体力弱一点,但是他工作非常努力,工友们也开始接受他了,有些集体活动也带上他了。
      刘青山这个宿舍基本上都是刚来的年轻人居多,不过资历都比刘青山老,其他资格很老的员工都住到标准公寓去了,6个人一间,大都结了婚的,每个人床前都拉了一块布,有时候他们老婆来的时候,其他人心照不宣的出去散步。
      完事了,他们会将宿舍门打开,其他同宿舍的人一看就知道了,同时还知道的是有的人办事时间是一圈,有的是两圈,这个时候散步的圈就成了时间计量单位。
      有人经常拿这个开玩笑,只有一圈的人脸上挂不住,下次就故意晚点开门,但是还是不免被工友们嘲笑。
      刘青山他们这个宿舍,大部分是没有结婚的,个别结了婚的,老婆要么在老家,要么在别的厂,很少有散步的事。
      大家下班以后,每人出几块钱打平伙,在路边小摊炒几个菜,喝最便宜的啤酒,抽着劣质的香烟,吹着牛皮,兴致高昂得很。
      年轻人精力旺盛,喝点酒兴奋起来,工友们拉着刘青山去看午夜场的录像,2块钱一个人,拉开门帘进去一看黑压压的一片,热浪袭人,老板不时喷洒消毒液。
      恶劣的环境丝毫不影响大家看录像的心情,前面的片子无关紧要,快到12点,就开始有人喊,“老板,换片子!老板,换片子……”很快,老板就换上带颜色的片子,画面不堪入目,但大家看到津津有味。
      刘青山卧底2个礼拜,慢慢的搞明白了,原来员工也是分阶层的,最底层的像刘青山他们宿舍的就看看午夜场,过过干瘾。
      另外一部分人发了工资就去街边亮着粉红色灯光的小店解决生理问题,一次30到50不等。
      再高一点层次的比如组长老王虽然老婆在湖北老家,但他从不需要去这些地方,他也不屑去这些地方,因为他在厂里有固定的3个女友,3个女人都知道他在老家有老婆,当个临时夫妻,还要争风吃醋,老王过着不说帝皇的生活,起码也相当于以前地主的生活。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和幸福,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生态,刘青山感触很深,干了3个礼拜以后抽身而去。
      不过他曾经吹下要改善工友们的伙食和住宿条件的牛还是没有忘记,刘青山走的第二天,这些真的迅速得到了改善,dvd厂开始有了一些他的传说。

第75章 刘青山乔装下基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