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与汉朝的书信往来,都是请逃亡入匈奴的诸侯国亡人代笔,用汉朝语言文字与汉朝交流。
除此之外,刘如意还在全力适应匈奴人的生活习俗,饮食上,开始喝牛羊奶、吃牛羊肉。
前世的科学已经证明打小喝奶吃牛羊肉,能让人的身体长得更为高大强壮和有力量。
想要将来从匈奴逃回去成就大事,就必须让自己将来有一个健康强壮有力量的身体!
刘如意在心里暗下决心。
另外就是还要有精湛的骑射之术和武技。
为此,刘如意已经全力地学习骑马射箭了。
至于武技,刘如意则不太担心,前一世在军队和警队之时学习的擒拿格斗和器械搏杀之术,一直牢记在心,只待应用之时了。
只是学习骑马之时,由于没有马鞍和马镫,骑马全由双腿夹紧马腹。
使得刘如意非常地不习惯,但是马鞍和马镫这项发明刘如意不打算现在拿出来。
若是让匈奴人学去了,反倒是帮冒顿让匈奴的骑兵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现在,刘如意由于身体尚矮小的原因,还只能骑马驹。
而向匈奴的儿童在五六岁之时,就能骑羊,引弓射鸟鼠。
到刘如意这般大的年纪,就能骑在马驹背上射狐兔,为家里补充食物。
这也是匈奴战士骑术精湛、射箭之术高超的根本原因,打小就开始就主动进行骑射训练。
这让刘如意想起前世某位伟人的一句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刘如意由于在骑射之术上启蒙较晚,如今还只能骑在马驹背上小跑。
而在马背上做动作、引弓射箭则还不能够做到,在到达头曼城之后,刘如意每天都在一名冒顿亲兵的监视之下,出城去草原山谷之间骑着马驹小跑一阵。
这一日,刘如意骑着马驹来到一座山丘之下,见一同龄小儿正在射猎,便骑马过去观看,想要向他学习骑射之术。
走近之时,刘如意发现这个小儿面貌异于匈奴小儿,和自己一样,在匈奴,是一个异族之人。
只见这个异族小儿正在追逐一只肥硕的野兔,眼看那野兔要蹦蹿入山丘之下野草丛中的洞穴之内时。
那异族小儿不紧不慢地在马背之上引弓,一箭射出,正中那野兔的后背,野兔中箭,立马就跑跳缓慢了下来。
“嗬,好箭法!”
刘如意看到那异族小儿一发中的,发出一声喝彩欢呼为之庆祝。
而就在此时,从别处飞射而来了一支箭矢,亦深深地扎在了野兔的身上。
可怜那野兔身中两箭,顿时倒毙于地。
异族小儿看到野兔倒毙在草地上,立即策马急驰而近。
然后下马就要去拾捡那野兔,此时一个与刘如意年纪相仿的匈奴小儿也驱马到了野兔之前,下马也要拾捡那野兔。
他正是后面射中野兔那支箭矢的主人,他见有人争抢,立即破口大骂道:
“乌孙小杂碎,那是我射中的野兔!”
第37章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