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被冒顿称为‘东胡卢王的白发老者,正是曾被高祖皇帝刘邦封为燕王的卢绾,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和异姓兄弟。
      卢绾正想在匈奴人的屠刀之下救下刘如意,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忘记他与旧主、昔日兄弟刘邦的往日情谊,不忍刘邦的幼子惨死异国。
      卢绾,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卢家与刘家同里为邻。
      卢绾父亲与刘邦父亲刘??亲密交好如同兄弟,两家妇人于同日产子,也就是卢绾、刘邦同日出生,邻里共贺。
      卢绾、刘邦长大之后又一起读书上学,又相亲爱如兄弟,两家大人亦互视为亲子。
      成人之后,卢绾随刘邦游侠,兄事刘邦。
      刘邦在沛县起义反秦,卢绾就随之征战四方,历经亡秦战争、楚汉战争,虽没有立下什么大的战功,但却为刘邦倚重信任。
      汉七年秋,燕王臧荼反,汉皇帝刘邦镇杀之,彼时异姓诸侯王有七,而刘氏子弟幼弱,高祖皇帝刘邦便立最为信任的兄弟卢绾为燕王,卢绾得幸在诸臣之上。
      汉十一年秋,赵相陈?反代地,燕王卢绾率军助朝廷击代东北。
      而此时,高祖皇帝任用吕后之计,连续诛杀了彭越、韩信,使异姓诸侯王震怖,燕王卢绾为求自保也与陈?暗中勾连。
      暗中帮助陈?,使其不败亡,卢绾也好养寇自重。
      后来,燕王卢绾与陈?勾连之事泄露,高祖皇帝派使臣召卢绾,而卢绾称病,抱怨道:
      “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王耳。往年春,汉族淮阴侯韩信,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杀异姓王者与大功臣。”
      尔后,辟阳侯审食其又往燕国探视,验问燕王卢绾左右,知道了卢绾的怨言,认为卢绾有反意,并回报了朝廷。
      高祖皇帝此时在病中,在吕后和审食其的推波助澜之下,认定燕王卢绾已经彻底地背叛了自己,派樊哙率兵击燕。
      燕王卢绾在内心并没有要与高祖皇帝彻底决裂之意,不与樊哙交战,率家属宫人与军骑万余人出长城,居于长城之下。
      卢绾打算等高祖皇帝病愈后,再亲自入朝向高祖皇帝谢罪。
      然而不久,高祖皇帝驾崩,吕后掌权,辟阳侯得信用。
      卢绾知道吕后、审食其不会放过自己,就投降了匈奴大单于冒顿。
      冒顿立卢绾为东胡卢王,统辖匈奴东边被匈奴打残的东胡余部。
      五月茏城大会,卢绾为匈奴一部之王,被冒顿邀请来参加茏城大会。
      围攻云中,卢绾因为年老并没有亲自参与,只派大将张胜领兵助战,张胜自云中战后就随冒顿去茏城,并未向卢绾回报军情。
      所以,当时卢绾并不知道戚姬母子已经被劫掠到了匈奴茏城。
      直到在祭祀大典之上,冒顿携戚姬出现,卢绾才认出来,打探才知戚姬、刘如意母子被劫掠到了匈奴茏城,冒顿贪好戚姬之美色要娶戚姬为阏氏。
      卢绾之于刘邦,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兄弟之谊,贫贱之时两家又相亲爱。
      刘邦起事之后,两人又久共患难,夺取天下之后,又因为各自利益而产生裂痕。
      恩怨纠葛实在是太深,卢绾对于刘家的感情不是说忘就能忘却的。
      刘如意幼年常随行在军中,卢绾常抱弄之,刘如意叫卢绾为叔父,卢绾亦待刘如意为子侄。
      所以,卢绾在看到刘如意冲撞冒顿后,匈奴众王、臣欲以刘如意为人牲祭神之时,急忙出言阻止。
      想用挟刘如意向汉朝索取赎金之计策,救下刘如意。
      然而,卢绾的计策却被冒顿给戳破了!
      眼看刘如意仍处于险境之中,卢绾内心心急如焚,却又想不到别的办法,只得悻悻站起立于一旁。
      而就在此时,刘月君一手死死地抱住刘如意,坚决地向冒顿言道:
      “大单于,此子乃是我之家人,是我之兄弟,我女之舅父也!若是大单于要用此子为人牲,我不忍见兄弟死,我请先兄弟死,好于地下照顾之!”
      言罢,刘月君便用另一只手拔出佩带在腰间的短刀,抵在了自己的脖颈之上。
      只要刘月君稍一用力,就可割破颈上动脉,血溅三尺而死。
      

第36章 东胡卢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