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倩儿闻言一怔,脸上如染红霞,脑中出现那个英俊儒雅的高个子文生,呐呐的道:“那夜在江船上是他吗?”
突然又觉得不对,恼道:“你,你不是睡着了吗?”
姜月竹笑嘻嘻的躲过她的粉拳,道:“我是快睡着了,不过你们琴箫和鸣如此动听,我还能不醒吗?”
韩倩儿此时小脸红得如同熟透的樱桃,又红又嫩:“那,那,我也不知道是他呀!”
姜月竹却笑道:“怎么,知道你就不与他相和了吗?我二哥有哪里不好吗?”
韩倩儿羞得低下了头,细如蚊蝇的呢喃道:“没有哪里不好!”
姜月竹哈哈一笑:“这可是你说的!来,有人托我送来定情信物!收着吧,二嫂!”
说罢,把红木盒子往前一推,起身便跑,回自己屋去了。
韩倩儿羞恼尖叫:“小蹄子,我撕了你的嘴!”起身待追,却发现两只脚还在水里泡着,只得作罢。
忐忑的拿起那只红木盒打开来,一眼便瞧见里面的那支牡丹簪,不禁有些脸红心跳:“他,都瞧见了吗?好细心呢!”
接下来的几天,邹氏又安排了各种旅游项目,爬了青幽山(当然,女眷都是坐肩舆的);游了才女祠;又去南郊梅园赏梅……
姜月竹是玩儿得不亦乐乎,直说想在益州呆一辈子,再也不回京城。
转眼来到正月十五。
前几日出门时,姜月竹就已经发现,青羊观大街前,有工匠在用竹篾搭彩灯骨架,令她很是兴奋。
今天,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上元佳节,姜月竹和韩倩儿都是盛装打扮,韩倩儿特地戴上了那支牡丹簪。姐妹俩一人提着一只兔儿灯,跟着邹氏、张氏上了马车。
邹禀正、姜文书和韩玉,各自戴上了金漆面具,也骑马来到了青羊观街口。
青羊观街口已经被栅栏拦住,只准行人通行,车马一律停在外面。
大街正中,一路摆满了各式灯山,看得姜月竹目不暇接。
街上各种杂耍表演,还有各种小吃摊,令姜月竹无比兴奋,拉着韩倩儿,这个摊吃一吃元宵,那个摊买一对鲤鱼灯,很快就把邹氏和张氏落在了后面,人一多便再也看不见了。几个丫鬟也早挤没影了。
姜月竹问道:“姐姐,听说京城的上元灯会有鳌山,益州灯会也有吗?”
韩倩儿道:“当然有了,往年的鳌山就设在前面青羊观前面的空地上,那边有猜灯谜、投壶可热闹呢!!”
姜月竹一把拽着韩倩儿往前就走:“走,去看看!”
姜月竹如今已经是锻体大圆满,这一拽力量稍微有些大,韩倩儿一个踉跄就撞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姐妹俩赶紧道歉。
却见被撞的是个穿宝蓝大氅的年轻男子,身边有七八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年轻男子。看穿着,都是上好的锦缎,看起来是官家的公子哥。
那男子开口就是轻浮的话语:“哟,哪家的妹妹这么漂亮,这么急,是去会情郎吗?”
韩倩儿一听这话脸一下就
第三十七章 定情信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