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 银花丝烧蓝点翠牡丹簪[1/2页]

撕文女主修了仙 梅子青的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一支银花丝牡丹大簪,牡丹花用银丝盘出,有碗口大小,花蕊处做了烧蓝,花叶又做了点翠,极是美丽。因为是银的,即便这么大,看着也丝毫不俗气,反而显得端庄典雅。又因银丝拉得很细,拿在手里还很轻。
      韩倩儿爱不释手,可偏偏这支大簪做工精湛,工艺难度还很高,虽然是银的,店家说做废了六支才得了这一支,最少也要五百两。
      韩倩儿很懂事,知道母亲的不易,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最终还是恋恋不舍的放下了。
      这一切都看在了姜文书的眼中。
      一行人走出店外,姜文书却落在了后面,拿起那支牡丹簪,对店家说道:“包起来!”
      又看了香膏、口脂。姜月竹前世就不喜欢化妆,对这些东西没多大兴趣,只挑了两盒口脂。邹氏不忍女儿出门一趟什么都没买,且这些东西相比锦缎、首饰便宜很多,便让韩倩儿挑了几样。
      逛到最后,姜月竹买了一大堆东西,才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张氏除了几匹绸缎,又买了些天麻、鹿茸。
      回到家中,盘点战果,几个女人都是高兴的不得了。
      张氏感叹道:“益州的物价真是便宜,就竹儿这些东西,要是在京城,怕是要花上万两。”
      是的,这个世界交通不便,信息不透明,路上又不太平,商人的风险高,但利润也是巨大!
      邹氏道:“其实益州的刺绣、锦缎都是贡品,只不过益州达官显贵少,很多颜色又有礼制管着,在益州反而不是那么好卖,这才有这么大的便宜可捡。”
      喝了口茶,邹氏又道:“听说朝廷要做什么引瀚入苇,益州的物产随瀚江而下,可以直接进入新修的通渠,卖到北方去。刘家的商号已经开始囤买益州的锦缎、茶叶和药材了,以后可就没处捡这便宜了。不过你们在京城要买益州的货物也不会那么贵了。”
      姜月竹大为惊讶,本以为引瀚入苇只是对瀚江苇水中游周边地区产生影响,没想到连瀚江上游的益州,也能因商贸而获益。姜月竹渐渐理解了前世政府说的经济带是什么意思了。
      张氏得意的道:“妹妹还不知道吧!这引瀚入苇的大功臣就是咱们竹儿!文书和禀廉也出了不少力,文涛如今跟着九殿下建筑房屋,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邹氏惊讶得无以复加:“这是真的吗?竹儿有这么大的本事?”
      在张氏的怂恿下,姜月竹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听罢,邹氏一把拉过姜月竹抱在怀里:“哎呦,宝贝唉,真是太有本事了!姐姐姐夫后继有人了!”说着想起姜伯仁夫妇又掉了几滴泪水。
      逛街其实是很累人的,几人聊了一会儿,张氏便回房休息了,姜月竹和韩倩儿也回到了抱厦。
      姜月竹如今锻体大圆满的修为,逛上一个月也不叫事。但韩倩儿却累坏了,闺阁女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天上香、逛街走了一天了,便回自己屋休息去了。姜月竹嘱咐丫鬟给她拿热水泡脚。
      姜月竹进了屋,藕荷却发现有个小厮在圆门探头探脑,问道:“谁在那里!”
     &n

第三十六章 银花丝烧蓝点翠牡丹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