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话刚落,只见董仲舒身旁一人义正严词的说道:“蔡师、乔老、诸位,在下子贡,既然刘大人已经说了,那么就让在下现抛砖引玉吧。”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大人就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提议已被武帝所采纳,自以后,世间学子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自那以后深入人心,其余非儒家的全部禁止学习。”
“这个改革已经推崇了上百年之久,我辈学子也是按照皇帝所说去做,未曾想到了今天,到了刘备这里就变了,科举考试也好,举孝廉也罢,我自认为自己学问还是远超他人的,但是刘备的考题是什么?这简直就是坏了祖宗法啊!”
“为什么科举考试不考儒家文化,为什么考的并非是我们所学的内容,而是按照个人意愿去考,难道是将我们这些学子叫来陪他上演一场闹剧嘛,且不说此次科举考试,以后的考试就该如何?我们所学是否就已经没有用了。”
不得不说,子贡所问真的是深入人心,并不是说为了个人所发出疑问,全部都是站在天下学子的角度上,让人不得不重视,就连刘备都不知道自己一次科举考试会有这么深的影响,原以为只会影响到世家的利益罢了,不曾想居然还是风向标,影响这么远。
“子贡所言发自肺腑,站在天下学子角度来说,你的这些顾虑都是对的,没有丝毫问题,如果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学子,甚至是一个落榜的学子,我也会如你这般着急,这般茫然。”
听到对方张居正居然顺着自己的意思说了下去,认同自己所提出的言论,子贡的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些。
“诸位请听在下一言,“独尊儒术”的决策确实是武帝订立,但是诸位不要忘记当时的情况,经历了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国力已经相当强盛了,是一个大一统的局面,而一直以来的无为而治思想显然不适合当时的百姓以及国家,要想发展又怎么能顺其自然呢。”
“所以当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后,武帝欣然应允并定为国策,从那以后就依照这个提议实行下来。”
“但是,请诸位想想我大汉目前的境地吧,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有自称是项羽的后人占据江东,对着中原虎视眈眈,益州也有疑似嬴氏之人占据,北边更是有匈奴和高句丽不断南下入侵,如不出所料,明年幽州恐怕就刘凶多吉少了,值此国难当头之日,我们又怎么能完全照搬祖宗的规定呢。”
“诸位再想一想我主制定的考题吧,这些都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啊,你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担任过县令,治理过一方百姓,谁又去过边境,见识过汉人与异族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矛盾,我们又怎么北上抵御匈奴呢?”
“诸位还请再想想,即使强如武帝,麾下大军奔袭匈奴千里,封狼居胥,但是将这些异族剿灭了嘛?他们只会在塞外默默地积攒力量,当我大汉势弱之时再卷土重来,我并州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完整过了?北部这几
第196章 激烈的讨论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