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2章 作壁上观的杨怀玉,老臣幸不辱命?[1/2页]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毕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二十二章:作壁上观的杨怀玉,老臣幸不辱命?
      “铁案?”钱文通眼神一凝。
      他话语淡淡,可话语之中的凝重和警惕丝毫不少。
      铁案的钱,军器监的钱,大宋将门都在吃!
      若是赵琮真的在铁案上面查下去,肯定会查到些什么,到时候并不是没可能查到他们这些将门的身上。
      “铁案和军器监的人你们几家人都在吃……。”
      钱文通起身,愠怒道:“那又如何,这是我们先祖为我们打下的!”
      将门吃军额,吃黑钱,这是从太祖就传下来的规矩,从杯酒释兵权之后,将门无法直接指挥军队,为了让这些将门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
      太祖赵匡胤的办法就是,给利!
      给他们军队之中的利益,军器上的利益,换来的就是朝廷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
      这种办法,在前五十年确实有效,大宋境内没有任何一起因为兵变而产生的叛乱,而如今百年过去,军队内部已经被腐蚀的残破不堪。
      钱文通自然也知道,但是他有什么办法?
      钱家和四大将门的人不一样,钱家只是二线家族,没有产业,没有那么多的荣誉加身!
      只能靠着军额养活这一大家人。
      就算是钱文通良心发现可以不吃,他手底下的人呢?
      那些营指挥使,副官,文官,不都要吃吗?
      不吃,拿什么养家?大宋武将的待遇可并不足以丰衣足食。
      “天家无情,难道钱指挥不知道此事?昔日一场酒席,就让大宋各大世家拱手相让各自的兵权,钱指挥觉得,赵家人是会善人?”
      钱文通沉默了。
      坐在位置上,他的思绪飞快的转动。
      那读书人继续道:“京畿道所有禁军之中,除了殿前司,守备军动不了,其余诸将,都可声援钱指挥。”
      钱文通抬头,声音沙哑道:“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读书人淡淡道:“各取所需罢了。”
      钱文通有些纠结。
      而这时候,有人走了进来。
      “指挥!”
      是钱文通的亲信。
      钱文通点了点头,目光看了看那读书人。
      读书人淡淡一笑,转身走出了军帐。
      那亲信上前,小声道:“京中传来消息,太子手里的锦衣卫手持东宫御诏,将军器监,铁案的官员都抓了起来。”
      钱文通浑身一颤。
      来了!
      那读书人果然没说错,太子殿下居然真的想要动大宋的禁军。
      钱文通眼神之中阴郁万分,这是要动他们的命根子啊。
      他拉着自己亲信的肩膀,咬牙道:“去给吴砷他们传信,就说我钱文通有大事找他们,让他们都来找我!”
      那亲信点头跑了出去。
      造反,钱文通不敢,他也自认为自己没什么地方对不起赵家,可赵琮这个私生子,居然当上了太子就要改制,这简直是逼人造反!
      钱文通将赵琮抓人的事情主动带入了改军的问题上,虽然没错,可他忽略的一个问题。
      赵琮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用如此生硬的方式逼他们交出手里的军额呢?
      那样,岂不是天下大乱。
    

第122章 作壁上观的杨怀玉,老臣幸不辱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