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年来给其母亲坚持洗马桶的事情被百姓传播。
      一时间,汴京城兴起一股行孝之风。
      而这小官员上奏这事吧,也合情合理,因为本身御史台就有监管这事的职责,又可以闻风奏事。
      如今黄庭坚成了百姓们心里的道德楷模。
      还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编了顺口溜整日传唱。
      赵琮坐在椅子上,看着韩琦包拯还有那些不愿意赵祯出宫的大臣,有些悲戚道:“诸位臣公,难道孤想要尽孝都这么难吗?”
      这话一说出口,韩琦整个人身上都发毛了。
      又是民意!
      又是民意!
      他几乎要咆哮公堂了,他不明白这赵琮怎么就把民意玩的这么转呢?
      殊不知,这是黄庭坚干的。
      老黄得了赵琮的意思,就是借家里佣人之口,将这事宣扬出去,起初黄庭坚也没当回事,毕竟这事街坊邻居都知道。
      但是没曾想,赵琮让陈刀手下那些地痞混混到处宣扬……。
      什么大宋以仁孝治国,尽孝行孝乃是根本,不能忘本。
      又或者说,人无孝而不立,一个人若是连孝字都做不到,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么一说,等于是将韩琦等人架了起来。
      赵琮这话一问出口,文官集团都愣住了。
      这话……,怎么接?
      “殿……殿下,您想要尽孝,但也没必要带着官家出……出宫啊。”包拯上前,苦口婆心劝解道。
      赵琮有些无奈的道:“孤好不容易回到父皇身边,自然想要尽孝,带着他老人家去看看他的百姓和子民!”
      “诸位臣公,就遂了孤这份孝心吧!”
      话音刚刚落地,一旁的黄庭坚站了出来。
      立马朗声道:“臣赞同,殿下是忠孝之君,理应尽孝,我大宋以孝立国,寻常人家尚且重视,何况天家?”
      “殿下行孝,行的不光是一人之孝,还是我大宋子女的表率!行的是天下人之孝!”
      “正所谓: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是圣人之训,亦是为人儿女的本分,我大宋儿女,应当人人以大孝为典范。”
      这话别人说,还没什么说服力。
      看黄庭坚一说出口,立马格局就打开了。
      黄庭坚也不是傻子!
      这可是个给自己造名的好机会,哪个读书人不想要这样的清贵之名?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摆在自己面前,这么好的机会能放过?
      至于同僚的排挤。
      得了吧,他们压根就被跟自己好过。
      赵琮笑了笑,点头叹道:“黄卿所言极是啊。”
      说到这里,赶忙又作悲戚状:“可即便是这样,诸位臣公还是不愿意成全孤的一片心意啊。”
      这个时候韩琦毛都立了。
      赶忙站出来道:“老臣附议黄通判所言,殿下当行大孝,为人模范。”
      那些大臣也赶忙下车了。
      纷纷服软让赵琮带着赵祯出去逛一圈。
      这要是再不答应,大帽子可就扣上来了。
      什么大帽子?
      自然是指使储君,让储君行不忠不孝之事的帽子,这帽子谁受得了?他们博了一辈子的清贵名声,又岂会直接毁掉?

第111章 孝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