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妙人李福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李福倒是个妙人。
经过李福一番自我介绍,赵琮也知道了李福的家世。
这货居然是李柬之的小儿子。
李柬之别人可能不熟悉,可提起李迪,那就不一样了,李迪可是大人物。
是先帝景德二年的状元郎,担任过一些很重要的官职,其中就包括三司盐铁副使,秘书监,乃是出了名的社稷之臣!
而李柬之,在当朝那也是河北转运使,位居从四平。
李家也谈得上是名门,不过在李福这一代就开始没落了,没有重现其祖父在文学上的荣光。
见李福对醉梦楼颇为了解,两人也就跟着李福进了醉梦楼。
“刚刚听小赵郎君问为什么那些伶人要拉拢读书人。是否?”李福笑眯眯的问道。
赵琮笑道:“李兄可否解惑?”
这李福也是打蛇顺棍上的人,见赵琮发问,撸起袖子嘿嘿笑道:“自然自然!”
“这拉拢读书人一说啊,就要从这花魁大会选取的方式来说起了,这花魁的选取啊,不光是评判这伶人的唱功和琴艺,还要看词。”
“而这个词呢,不能选老词,得是新词。并且啊,这作词的人,可以找别人,所以这些伶人们呢,就都找那些读书人作。”
“当初陈师师当年也是凭借着咱们柳七爷的词取得花魁之位的。”
赵琮笑道:“这么说来,只要找到词作的好的人,不就可以拿到魁首了?”
李福揣起双手,乐道:“那倒不至于,除非这词啊写得极好,好到众多学子都无法比拟,不然还得看作词者的名声。”
“名气越大,取胜的可能性也更大。”
范纯礼也淡笑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上就要开春春闱,众多学子都进了京,所以今年的花魁大会精彩了不少。”
“原来如此。”赵琮点头。
说话间,三人进了醉梦楼。
醉梦楼里人来人往,赵琮也有些惊奇,主楼有四层,进门是一扇巨大的屏风,屏风有四扇,不过屏风上面是一张画的四个部位。
让赵琮震惊的是,这幅画居然是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
可赵琮记得,这幅画不是被收录在后世的故宫博物馆吗?
神仙卷上,八十七个神仙仙气飘飘的站立,在三位帝君的带领下举行盛会,整幅画也可以称得上是气韵生动,屈直相接,精妙无比。
不过赵琮却对此有些疑惑。
这幅画,大概率是赝品。
屏风周围摆放着精美的盆栽和雕刻,从两侧走过去,便是醉梦楼的大堂。
大堂高大无比,正前方有两条楼梯,楼梯往上是二楼,二楼环绕一圈,大致有五十个房间。
三楼看不清楚,不过看得出来装修更为精致一些。
再往上的四楼就更为神秘了,似乎用名贵的盆栽遮挡了起来。
而最让人觉得绝美的,就是在天井顶端的那一朵用玉石雕刻的绝美牡丹。
那一株玉牡丹整体朝下,直径超过一米,晶莹剔透,俯瞰大厅,活灵活现。
经过李福讲解得知,门
第74章 妙人李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