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听到赵祯说着这个事,赵琮有些心酸。
他的娘亲张氏,在三年前就已经仙逝了。
是因为疟疾死的,死的很突然。
给张氏定的谥号是‘光寺仁孝文道皇后,这算是一个上谥,赵祯给张氏定这个谥号,已经是让赵琮有些意外。
“是我欠张氏的,一夜风流,她为朕保留了唯一的子嗣,让我赵祯不至于下地被老祖宗戳脊梁骨。”
“那一夜,是朕这辈子后悔,却又不后悔的事情。”
赵祯在感叹自己的人生。
他风流成性,虽然在政事上不曾懈怠,但是在男女之情上那是见一个爱一个。
在做的这些妃子,都很年轻。
赵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宠信了不少宫女才人,就是因为如此,才让他的身子到了老如此虚弱。
赵琮也叹了口气。
赵祯有些不安的问道:“琮儿,你娘亲,提起过朕吗?”
说实在的,赵琮不想骗赵祯,他摇了摇头:“兴许是怕被人发现我的身世吧,舅舅舅父问起的时候,并未说起过此事。”
这个解释让赵祯心里不痛快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愧疚。
“找个时间将你的舅舅一家接到汴京,朕欠你娘亲的,就给她家人补偿吧。”赵祯幽幽道。
其实赵祯确实是个有些心慈手软的人。
这也是赵琮对他并不反感的原因。
别人对他并不好,可赵祯还是将自己仁厚的一面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是他的为人态度。
“好。”
“对了,你个护卫张二虎,这几日不少朝臣上折子参他,你用的可还顺心?”赵祯询问道。
“顺心,自然顺心,那些参他的人,都是想跟我混个脸熟的,被二虎给丢出了太子府。”赵琮笑道。
赵祯也笑了起来:“原来如此,难怪那些家伙来上奏的时候一个个脸色铁青。”
“你这几天好好跟着几位相公读书,开了年之后,这大宋的江山,就该交到你的手里了。”赵祯神色有些疲惫了。
赵琮示意了下面的宫女停止歌舞,很快福宁殿就安静了下来。
“赵怀,扶官家去休息吧。”赵琮说到。
赵祯的精神状态就是如此,时好时坏,不能硬撑。
赵怀搀扶着赵祯进了内殿,赵琮也没让歌舞继续进行,而是给各位妃子敬了一杯酒。
其中,董淑妃是两个公主的娘亲,是除曹皇后之后的嫔妃,宫里权力很大。
“儿臣见过淑妃娘娘。”赵琮给董淑妃行了一礼。
董淑妃笑眯眯的回礼,笑道:“琮儿在汴京城住的可还习惯?要是吃的住的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跟本宫说。”
赵琮点了点头。
董淑妃原先是赵祯的侍女,赵祯当初因为无子,心烦意乱,差点拿起剪刀自刎,被当时只是宫女的董淑妃发现。
她拼了命的上前夺过赵祯手里的剪刀,为此被剪刀划断了一指,赵祯心里感动,放弃自刎,并且被封为喜闻县君。
董淑妃陪伴赵祯的年岁不少,不过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四岁。
毕竟她的女儿赵福康和赵懿安也分别才六岁和八岁。
“多谢淑妃娘娘,琮儿出身乡野对居所和吃食没什么要求,如今之境遇,已经是不可想象了。”
第12章 赵祯的自我忏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