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众多学子都怔住。
他们回头一看,看到他们的国子监祭酒徐志中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站在那里。
徐志中快步走到几个卫兵面前,这个大儒几乎是手脚并用的将那些卫兵赶开。
说着,回头就要给赵琮跪下。
赵琮伸手,拉住了徐志中跪下的身体。
“太……。”
“此事错不在你,无需多言,我自会料理。”赵琮扶起徐志中,负手开始朝着人堆外面走去。
张释之等人也愣住了。
他们的祭酒,翰林学士徐志中,居然要给这个闲人跪下?
他的身份,几乎是不言而喻。
赵琮看着这些国子监年轻的脸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就是大宋朝廷将来的官员,这样的中流砥柱?
赵琮那颗从来都不会波动的心,有些微微不甘。
张释之等人几乎是瘫倒下来。
他们无法想象,会这么莫名其妙的招惹到太子身上!
徐志中将赵琮请到了他的班房。
“太子殿下,老臣请罪!”徐志中这次说什么也要跪下。
忠君之事,可他并未办好!
他是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学生德行有差,这事他确实有责任。
赵琮坐在徐志中的椅子上,叹道:“徐公,这事你虽然有过失,不过错不在你,你不必如此。”
“快起来吧。”
徐志中起来,面色有些苍白和羞愧。
“他们是哪几家的人?”赵琮问道。
“是大理寺少卿张德文之子,张释之。”
“御史台察院御史大夫,骆智文之子,骆文饰。”
“还有户部给事中之子……。”
“……。”
徐志中说了一长串。
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
不是御史大夫,就是公卿之后,这样的身份,在汴京城几乎是横着走。
赵琮想了想,淡淡道:“此事我会跟父皇提及,怎么定夺,让父皇决定吧。”
张释之等人毕竟是天子门生,因为赵祯名义上是国子监的院长。
徐志中点了点头,叹道:“老臣会上折子上去,不管几位相公如何评判,老臣都坦然接受。”
“那个陶温灵,是谁?”赵琮询问道。
徐志中抬头,愣了下。
良久他苦笑道:“是个小丫头,是西北陶家的小女,因为官家答应了他爹一个请求。”
“所以这丫头就拿着这个要求换了一个入国子监的机会。”
“此时官家也为难了许久,不过今年开年答应了下来,这陶家小女,明天就要在国子监考入学资格了。”
赵琮笑了笑。
有点意思。
西北陶家,是种家门下大将陶立信的家族,也算是相当出名了,被赵祯赏赐了一个县侯爵位,世袭罔替。
和种世衡不一样,陶立信乃是番将,手下都是番兵,属于异邦人组成的军队。
当初这么赏赐,也是为了让陶家忠心为大宋防守边境。
如今陶立信让自己女儿入朝考国子监。
一是为了用掉当年那个请求,好让赵祯脸上好受,一个优秀的臣子,是不会留着这个机会的。
就好似当初武状元苏乞儿一般,那个机会,是面子。
是皇帝的脸面。
第10章 陶家丫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