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极宫。
一片震惊。
众朝臣非常震惊。
程咬金,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秦琼等人非常震撼,他们也在看着视频,而他们也没想到李世民会上榜。
程咬金高兴的大喊:“陛下,你上榜了。”
李世民身体微微一振:“上榜了?朕上榜了?”
房玄龄:“对,陛下,你上榜了。”
长孙无忌:“是的,陛下,你上榜了。”
秦琼:“陛下上榜了。”
“好,太好了。”李世民哈哈大笑,非常高兴。
长孙无忌:“恭喜陛下。”
房玄龄:“恭喜陛下。”
程咬金:“恭喜陛下。”
魏征:“恭喜陛下。”
秦琼:“恭喜陛下。”
“……”
“这盘点是怎么盘点?”
李世民非常欣喜,之前,他还比较忐忑,他希望上榜,又不希望上榜,而现在上榜了,他发现是一件好事,他是非常高兴。
视频继续,画面涌动。
一段音乐响起了。
玄武门之变开始了。李建成,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李世民本不想兄弟凶残,而李世民也自知,若是不发动玄武门之变,恐怕将会生灵涂炭,而他逼不得已,发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用箭射杀李建成。
这是让人震撼一箭。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成功收场。
而李平安的讲述也开始。
“李世民逼不得已,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血浓于水,实际上,他并不想骨肉相残,也不想杀兄弑弟,奈何形势所逼,若是他不这么做,那他将会死亡,而大唐也将会陷入混乱,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而他也已经一再退让了,李建成却还想要杀他。
最后,李世民才发动玄武门之变,在血浓于水之中对李建成,李元吉出手,发动政变,这是一场逼不得已的政变。
李世民成功了,李世民被李渊立为太子,没多久,李渊就禅让退位,李世民登基,改号为贞观,开始了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
李平安的讲述不慌不忙,让人感觉是徐徐道来,而众人也仿佛看到了一个画面。
一个人被逼发动政变,之后,政变成功,开创了一个盛世。
这是一种被逼绝路之后发动的政变。
成功后,开创一个盛世,极其震撼。
万界各方人物都非常震惊。
大唐民众也发现,这是李世民被逼绝路才发动的政变,他们也知道李世民逼不得已,不然,谁会无视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
大唐,太极宫,李世民满脸震惊。
而他也没想到李平安是这么评价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开创了一个盛世,开创了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他想要发动?
并不是。
他是被逼的。
是李建成,李元吉逼他发动政变。
李世民已经一让再让了,不想跟李建成,李元吉发生冲突。
不过,李建成,李元吉却想要灭了自己。
不得已,他才发动政变,自己真是被逼无奈,最后才发动的政变。
而他也是为了大唐,为了大唐民众。
不能够让大唐民众陷入水火之中于不顾。
杀兄弑弟,可能会被骂不顾兄弟之情。
而他又能如何?
自己也是被逼的。
逼不得已才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正确的,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大唐民众,为了让大唐不陷入战乱,不让生灵涂炭。
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些都可以避免,大唐也不会战乱,也不会分崩离析。
而李世民需要做的就是励精图治,打造贞观之治,堵住那些想要骂他的人的嘴。
李世民知道玄武门是他绕不开的,每每提起玄武门,他心中就感觉如同有一道伤疤被揭开。
而他也感觉自己是孤独的,似乎没人理解自己,没人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而现在,他终于可以正视玄武门之变了,或许这不是伤疤,而是一种鞭策,让自己不断向前。
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几乎没人知道自己,而现在,他发现自己不孤独,有人了解自己。
那就是制作视频的李平安。
李世民把李平安看成知己。
看到这个视频,再看盘点,李世民知道,或许不用再继续停留在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情上了,而是向前看,李世民要励精图治,开创大唐盛世,开创贞观之治。
“哈哈,好,太好了。”
李世民笑了,他笑的非常开心,仿佛所有的忧愁,一些顾虑都随这一笑烟消云散。
“李平安盘点非常到位,如果有机会,找他畅谈三天三夜。”
“这个视频精彩,此次应当有掌声,同时,也当赏。”
房玄龄:“祝贺陛下。”
长孙无忌:“祝贺陛下。”
程咬金:“祝贺陛下。”
“……”
众朝臣都纷纷祝贺李世民,自从玄武门之变以来,李世民都没这么开心过,他们发现李世民似乎已经放下那件事情了,将会向前看,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非常高兴,他认为发评论才能够表达自己的高兴之情,他发评论:“我李世民上榜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发评论。”
李治:“父皇厉害。”
李隆基:“祖先牛批。”
李显:“祖先帅气。”
“……”
李世民的后代都纷纷沸腾起来了,李世民上榜,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朕汰,这个大唐李二,太得意了,也太显摆了。”
大明,宫殿,朱棣有些不服气了。
他认为他的靖难之役要比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厉害,靖难之役他没有杀兄弑弟,他也没让父皇禅让退位,没有大逆不道。
他认为他是非常厉害的。
一股气势从朱棣身上席卷而出。
朱高煦吓的瑟瑟发抖。
朱高炽,朱瞻基也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
朱棣@李世民发
第14章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开创贞观之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