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卖出去了!你看,我娘举着的稻草棍都空了!”白六妹指着江涟漪手里举着的稻草棍,骄傲地说道。
      孩子们大感意外。
      “你们听!我口袋里有好多钱!”白六妹摇晃了一下自己的衣兜。
      孩子们叹为观止。
      是他们稚嫩了!
      也是,白老婆子可厉害了,能把冰糖葫芦卖出去也不奇怪!
      “你娘给你这么多钱呀?”卢小蝶羡慕地问道。
      “这是我自己赚的!”白六妹拍了拍衣兜,“冰糖葫芦是我和我娘一起做的,这些钱都是我娘给我的!”
      “哇!”孩子们羡慕极了。
      他们觉得,白六妹的娘亲可真好呀!
      要是他们也有这么好的娘亲就好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白六妹今天去镇上有了收获,白三郎今天在村里也有了另外的收获。
      今日一早,江涟漪在篮子里铺上了一张干荷叶,在荷叶上放了七根冰糖葫芦,每种口味的冰糖葫芦各放了一根。
      她将篮子交给了白三郎,嘱咐他去族长家里借书。
      白三郎踏雪而去,叩响门扉。
      族长的二儿子一听到门外的动静,立刻冒着风雪穿过院子过来开了门,迫不及待地将篮子接了过去,露出了一个真切的笑容。
      这些天,白三郎每天都会提些东西上门,这些东西基本上是一些美食。
      这些美食养刁了族长一家子的胃口,他们每天都殷切地盼望着他上门!
      抛开别的不谈,白老婆子这手艺是真的好呀!
      这十里八乡无人能出其右!
      要是这辈子都能吃上白老婆子做的菜肴,那可真是太好了!
      有时候,族长的二儿子甚至会想,自己怎么就没有投胎生在白家二房呢?
      这辈子错过了多少美食呀?
      族长的二儿子领着白三郎去了书房,白三郎刚一推门,就看到了正在整理书架的族长。
      白氏宗族的族长从书架上拿出一些书籍,堆放在了一旁的书桌上。
      “一共是三十本,你都拿去吧,”族长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然后狠狠地叹了一口气,“我这辈子就没见过如你这般有天赋的人,你过目不忘,让人自叹弗如!我这白氏宗族的族长,总共也只有两百多本藏书!如今,那些藏书都被你借去看了一遍,只剩下这最后三十本了!明天之后,我也无书可借予你看了!”
      “晚辈多谢族长!”白三郎诚恳地给他行了个礼。
      “你这辈子若真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于我而言,也算是大功一件了。”族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隐含期待。
      “我必定全力以赴!”
      “我相信你可以的!”族长坚定地说道,“书都在这儿了,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拿回去吧!”
      白三郎点了点头。
      这时代的书上,印写的字都很大,要看完一整本书,也费不了太久的功夫。
      白三郎捧着三十本书,拜别了族长家,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他双眉微蹙,隐含忧色。
      今日之后,何去何从?
      族长家旁边有几棵梅花树,那黄色的腊梅开得正娇俏,一片片鹅黄色的花瓣上,颤巍巍地盛着晶莹的白雪,冷冷的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
      几树梅花,千姿百态。
      清冷的冬日,仿佛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陈老爷拉下一根枝条,轻轻地嗅了嗅枝条上盛开的梅花,半闭着眼睛念了一句诗。
      念完之后,陈老爷松开枝条,背着手立在原地,微微睁开了眼睛,蹙起了眉头。
      这下一句,他想不出来。
      他只觉得上一句极佳,可是这下一句却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
      他喃喃自语,凑了好几个下句,可惜那几个下句都没有上句惊艳。
      真是一大憾事!
      若能凑齐两句就好了。
      上一句恍若天成,乃是绝佳的句子,如果能凑出下一句,待他改日回京,他一定要让这首诗传遍京城。
      到时候,人人都会为此而惊叹!
      陈老爷苦思不得,在原地踱步,那幽雅的梅花,仿佛不香了。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道清冷的声音。
      那人给出了下一句。
      句子给的极妙,并不输于上一句,并且,还隐隐盖过了上一句,华气四溢!
      陈老爷惊呆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冥思不得,人家随口一句,便是盛世华章!
      他猛地转过身来,想看看这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是谁!
      没想到,他看到的是一位少年。
      一位还不及弱冠的少年。
      这便着实让人惊叹了!
      “刚才的句子,可是你所想所得?”陈老爷小心翼翼地问道。
      “晚辈冒犯了,还请前辈见谅。”白三郎微微颔首,客气地说道。
      “不冒犯,不冒犯!我真没想到,如你这般年纪的人,竟然能想出如此绝妙的诗!简直令人惊叹!”陈老爷激动地说道,“写诗最重要的就是灵气,灵气是一首诗的灵魂!有好多人终其一生、阅诗无数,写出来的诗歌却只是中规中矩、平庸无奇,你小子不错啊!简直是太不错了!”
      “前辈谬赞了,晚辈愧不敢当。”白三郎微微垂下了睫毛。
      “对了,你读过书没有?”
      这里的读书指的是读四书五经,而不是略微认得几个字。
      “略读过些书。”白三郎谦虚地说道。
      “哦,瞧我问的蠢问题”,陈老爷的目光落在了他手中捧着的那一叠书上,“何时下场科考?”
      “恐怕还需要再等两三年,晚辈还年轻,不敢贸然下场。”白三郎虽然清冷疏离,但却表现得落落大方,好似雪中的潇潇修竹。
      “也是,你还年轻。”陈老爷点了点头。
      因着白三郎之前对出的那一句诗,陈老爷起了考量贤才的心思,随口便抛出了一个科考时会遇到的试题。
      这是最基础的试题。
      只要背过科考必备书目,都能答上这一题。
      白三郎果然答了出来。
      陈老爷点了点头,有些高兴。
      他马上又问了一个题目,白三郎又回答了出来。
      陈老爷微微思索,自己给他出了一道题目,出题的范围,左右不过是科举考试。
      白三郎继续对答如流。
      陈老爷更高兴了。
      ……
      于是,这两人一问一答,时间过得倒也快。
      陈老爷子越看这个后生越喜欢了。
      这孩子年轻。
      这孩子聪明

第74章 惊天改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