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里人跟在了刘大脚和她儿子后面,忧心忡忡地来到了白家二房的大门外。
      没想到,刘大脚在白家二房的大门外站定后,竟然客气地敲了敲门。
      这是咋回事?
      难道是决定先礼后兵?
      村民们的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江涟漪走过来打开了大门。
      “白老婆子啊,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开的那些甘草的话,我家儿子指定好不了!”刘大脚感激地说道,“你那天早上跟我说,这药吃上一服就好了!我立刻去镇上抓了药,果然,只一天的功夫,我儿子的头上就再也不滴水了!我昨天又观察了一天,发现病情也没有反复。这不,今天刚吃完早饭就给你送诊金来了!”
      刘大脚拿来了五十文钱!
      这已经算是很多的了!
      云梦国类宋,大夫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大。
      医术不高、面向广大贫苦百姓的大夫,一天下来仅够糊口。
      据洪迈《夷坚志·支甲志》卷7《徐防御》记载:
      宋高宗时吉州吉水的一位眼医徐生,“负筹盘术,日得百钱”。
      也就是说,民间眼科大夫一天只能赚一百文钱。
      根据吕皓《牙医说》,《全宋文》第287册第257页记载:
      南宋中期,娄州的一位牙医说:“脱一齿仅得米二升,吾母老、妻瞽、子幼,一日不脱数齿,则将不能给矣。”
      意思就是,民间的牙医拔一颗牙,可以得到二升米的收入。
      这收入实在微薄!
      但是名医不一样,名医很赚钱!
      宜兴有一个名医叫做段承务,有一天,吴江有一个富人生了病请他治疗,他开价就是五百两银子!(洪迈《夷坚志·补志》卷18《段承务》,第1714页)
      南宋前期,崇仁县有个有钱人生了病,当地名医开价就是五千两银子!
      当然,这个病人被治好了,钱也给了!(洪迈《夷坚志·甲志》卷9《王李二医》,第73页。)
      南宋初的一代名医王继先,医药世家,福州首富!(岳珂《程史》卷9《黑虎王医师》,第108页。)
      所以,江涟漪对于病人来者不拒!
      她上辈子可是中医世家的天才!
      而且,在宋代到现代的那一千多年的历史当中,中医学有过长足的进步!
      她博古通今、医术精湛,她相信,只要她做好口碑,名气一定会慢慢打出去,她一定会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有钱的大夫!
      村民们见刘大脚给了钱,一个个大为意外,围着刘大脚的儿子就打量了起来,甚至有人上手去摸他的头发。
      “哎,还真是!真的不滴水了呢!”
      “这也太神奇了吧!她儿子治了两年都没治好呢!”
      “这白老婆子有点本事啊,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今天是又一次对她刮目相看了!”
      “我看她这医术,比隔壁村的薛大夫也不差了!”
      “我也觉得!”
      “我也觉得!”
      “我也这么想!以后要是有点小病小痛,咱们可以就近过来找她瞧瞧!”
      ……
      村民们纷纷说道。
      陈大脚走了之后,江涟漪背着箩筐上了山。
      她在山里找到了一棵山楂树。
      她摘了几颗山楂下来。
      然后,她将山楂复制数次,山楂便装满了一整个箩筐。
      她背着山楂回了家,将山楂倒进了院子里。
      “娘,你摘这么多山楂做什么?”赵氏连忙过来问道。
      “切片去籽晒干,做成干山楂片啊!既可以卖到药铺里,也可以卖到干货铺!也算是有个进账!”
      “说得也是!”赵氏点了点头,“娘,你一个人背着筐子太累了,我和你一同去摘山楂吧!”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
      开玩笑,她怎么敢让她知道,她根本就没摘过几颗山楂?
      不过,背山楂好累,一趟下来,她的肩膀都要废掉了。
      昨天,白四郎去了滨江镇赶集,卖掉了一百六十颗野鸭蛋。
      今天,白四郎去了横湖镇赶集,应当也能卖掉一百六十颗野鸭蛋。
      清河县有好几个小镇,各个镇子赶集的日子都是错开的,比如七里镇就是逢三、六、九赶集,但要是你有心,也可以赶上每一个镇子的赶集。
      再有三天,那些野鸭蛋就能卖完了。
      这是四两银子的进账!
      加上已经找回来的三十二两银子,和之前买完衣服、食品所剩下的二两银子,家里共有三十八两银子。
      钱还是太少了!
      她打算

第49章 钱家出事儿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