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还是要赶紧卖掉那些野鸭蛋啊!
不然家里都没个新的进账!
“你家现在吃得这么好呢?”安大婶子羡慕地问道,“这些点心、米花和饴糖可得花掉不少银钱呀!”
“不是往家里带的,是打算走亲戚的!”江涟漪解释道,“一半给赵家,一半给唐家。”
没错,正好在镇上,江涟漪打算去看看原主的大女儿。
原主的大女儿名叫白明珠,她是唯一一个在白家有大名的孩子!
原主当年特意找了读书人,给大女儿起了名字,意为家里人的掌上明珠!
白明珠今年二十岁,在家里也算是受宠爱长大的。
原主回想着自己的前半生,觉得自己的人生之所以会这么悲惨,就是因为没有嫁一个有钱人。
所以,原主对这个大女儿非常好,在家里只让她做一些轻省的家务活,怕把她的手弄粗糙了;平时不让她在外面跑来跑去,怕她把皮肤晒黑了。
原主总是给她夹最好的菜,在她没有出嫁之前,她是几个孩子当中气色最好的,瞧着跟镇上的丫头也没什么两样了。
后来,白明珠就嫁到了镇上,夫家唐家是开布庄的,家中略有薄资。
按理来说,婚姻嫁娶也存在鄙视链,县城里的鄙视镇上的,镇上的鄙视乡下的,一个镇上的媒婆,居然替镇上的有钱人来乡下提亲,这难道不蹊跷吗?
两家匆匆忙忙地就结了亲,这难道不蹊跷吗?
白明珠成亲之后,每年只有初二会回娘家一趟,这难道不蹊跷吗?
白老头死了之后,她甚至都不回娘家吊丧,这难道不蹊跷吗?
江涟漪在原主的记忆中发现,白明珠虽然被养得有些娇气,但并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总是不回娘家呢?
而且回了娘家,也是一副不愿多聊的样子呢?
从性格上看,与从前简直判若两人!
原主也是心大,觉得大女儿这是习惯了镇上的生活,不习惯在乡下待了,所以每次回了娘家,都是一副不愿意多说话的样子,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回了镇上。
她觉得大女儿,在镇上一定过得很好!
她这辈子最大的一桩心愿也算是了了。
可是江涟漪却觉得,这其中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她打算今天去看看!
“白大妹子啊,我觉得你也没必要提这些东西过去,留着自己吃多好呀!”谢家嫂子忍不住说道,“人家在镇上生活,吃惯了这些东西,肯定不稀罕!”
“总归是个礼嘛,”江涟漪笑了笑,“礼不可废,我可不敢空手上门。你们帮我提上一些东西,先回村里去吧。”
“好嘞。”几个妇人点了点头。
江涟漪将买来的点心、米花和饴糖分做两半、又卸下了所有的冬衣、放下了面粉,托她们带回村里去。
她提着一半的点心、米花和饴糖,依照着原主的记忆来到了唐家的大门前。
唐家住在猫儿巷,巷子里住着的都是镇上的有钱人。
她上门扣了扣门环,喊了一声:“有人在家吗?我是明珠她娘!我今天是过来走亲戚的!”
唐家鸦雀无声。
江涟漪皱了皱眉,又扣了扣门环,喊了一声:“有人在家吗?我是明珠她娘啊!我是来看明珠的,顺便给亲家送点礼!”
院子里传来了竹竿倒地的声音。
但是,依旧没有人说话。
江涟漪更纳闷了。
唐家到底是有人还是没人啊?
“有人在家吗?有人在家吗?我是你们唐家的亲家呀!”江涟漪加大了音量。
唐家左边的方家开了门,门内探出了一个脑袋,上下打量着江涟漪。
唐家右边的陆家也开了门,门内探出了一个脑袋,也打量起了江涟漪。
唐家对面的周家也开了门,门内探出了一个脑袋,跟着打量起了江涟漪。
但是没有人说话。
几人静静地打量着她,神色显得有些怪异。
“你们好,请问你们知不知道,唐家人去哪儿了呢?”江涟漪客气地问道,“他们今天不在家吗?”
“不知道。”方大娘摇了摇头。
“今天他们家没有人出……”方家的小孩儿趴在门边,还没说完一句话,便被方大娘给捂住了嘴。
方大娘把小孩塞进了门里,然后关上了方家的大门。
“这大白天地,总不可能全家人都出去了吧?他们家最近是出了什么事情吗?”江涟漪看向了陆家人。
陆家人摇了摇头,伸手关上了门,一句话都不肯说。
“那可不可以请问一下……”江涟漪又看向了周家的人。
周家的人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就把门给关上了!
这一个个地,对她唯恐避之不及!
她难道是什么怪物吗?
为什么他们这么不愿意跟她说话?
这也太古怪了吧!
江涟漪叹了口气,有些烦闷地皱了皱眉。
算了算了,还是等下次再来吧!
第43章 生意不是你这么做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