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就是这个。”
      陈卓听她振振有词,问她:“也是朱熹说的?”
      “朱熹他爹说的。”
      “是么?”他有点不信。
      “是啊!”她也不做解释,半真半假。
      边走边聊,不赶时间不争上游,山道上日影婆娑似弥漫着蒙蒙烟尘,绿树尽头有时是一片茶园有时是一角人家,曾惜想,看,是人间烟火啊!
      走到山脚下,又碰上卖饼的,曾惜上前去看了看,不是孝母饼,是普通的光饼,正想要走,见陈卓也凑上来看,还对她说:“我们买过了,文化点心就不要再买了吧。”
      她转头看看他,忽然眨了眨眼睛说:“这个和前面那个不同的,这个要买。”说着已动手去挑。
      “为什么?哪里不同?”陈卓低头仔细去分辨,他没看出来。
      “这个是孝父饼,跟前面那个是一对,你再尝尝,味道不同的哦。”她买好了,拿给他吃。
      陈卓当然不信,怀疑着拿在手里,“你在胡说吧,哪有孝父饼,上面没写。”
      “你真刻板,哪有家家都把故事写在上面的,你尝尝就知道了。”曾惜一本正经的说着:“孝母饼有馅儿,孝父饼是实心的,没有馅儿,你想想,是不是形神兼备名副其实。”言之凿凿。
      她说着话,一派轻松的往前走了,余光里看他真的尝了一口,不禁在在心里笑。
      光饼确实没有馅儿……
      陈卓从后面赶上来,还是不信:“曾惜,你在骗我吧,这个肯定不叫孝父饼。”
      “你疑心病真重,对不懂的文化要心存敬畏,是吧,别老怀疑!”
      他看看她表情,自己笑了,好吧,就叫孝父饼吧。
      曾惜为了伴游已经多耽搁了一天,所以傍晚的时候同他商量:“领导,我们明天能回去了么?”这村子不能算作她的家乡,村头村尾曾经飘散过的流言恶语她总记得,她是不愿久留。
      陈卓转头来看她,点头说:“好啊,明天上午走吧。”
      他看到她满意的点了点头。
      曾惜以为是第二天一早就出发,然而事实并非她想的那样。
      她收好行李,陈卓帮她拿上车,她以为可以走了,陈卓却对她说:“要等一会儿。”
      她问:“等什么?”
      “等一个人。”
      “谁?”
      他神秘的笑了笑,没说话。
      她只好倚在门厅的栏杆上陪他等。

第三十四章 买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