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搞事情[2/2页]

通天纪 断城流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的水流到头,船首即将被冲到下方的深谷,不由得慌乱的捂住了眼睛。
      原本要坠入下方的水流,却是继续向前冲去。
      直接跃出瀑布。
      如一道横跨两座山头的桥梁。
      在水流的托力下,大船居然稳稳的跃过了瀑布下的深谷,落在了前方低处的一片河面上。
      宁画睁开眼睛后,美眸瞪大。
      李迹也是瞪大眼睛,他不过是想试试河伯那件法宝是否真的有控制水流的能力,却不想对方直接用水流抬起了大船,让其稳稳当当的过了壶口瀑布。
      他立刻回头跑到船尾,望向身后的瀑布。
      滚滚金瀑,在眼前挂下。
      河水从十丈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下方,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蒸云接天,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
      由于黄河奇观,瀑布呈现金黄色,是九州大地上唯一的金黄色瀑布。《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来形容它的壮美:“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所有大船都稳稳的驰过瀑布地带,宁画还未从那壮景之中回过神来。
      李迹靠在船栏上,笑着对她说道:“咱们这也算是这样开船直过壶口瀑布的第一批人了。”
      “怎么说?”宁画偏了偏头,耳畔微湿的几缕秀发贴在了脸颊上。
      李迹指着后面那道行得远了仍能清楚看到的金色瀑布说道:“壶口瀑布落差甚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困难。本地人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龙王?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园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这便是‘旱地行船的说法。好在我们船上有来自楚国的水神河伯,所以才能用这种办法过瀑布。”
      “既然你早知道这里是无法通行船只的,还选择这条水路,也就是说你故意的?”已将风雨河图收回的银发年轻人走了过来,冷冷的看着李迹。
      李迹“无辜”地说道:“但这是到河西一带最快的路线啊,不然绕路的话,可能要拖上三五天的行程。”
      面容看着年轻但实际上已经活了好几十年的河伯,哪里不知他是想借此试探下自己,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转身进了船舱。
      宁画朝着李迹眨眨眼,一副我知道你肯定在骗人的俏皮模样。
      李迹看得有些呆住,自从在青要山的那夜过后,这个女子似乎不再是那副哀哀戚戚的忧伤模样,逐渐变得开朗,像这种少女姿态,自离开洛州城后他就没有看到过了。
      被李迹这么直勾勾的盯住,宁画不知为何有些不自在,若是在洛州城的那会儿,她是完全不会害羞,甚至还会出言调侃他的。
      李迹回过神来,挠了挠头,转头看向面前的河流。
      宁画也看着面前的金黄色河水。
      这条河是黄河,也叫母亲河。
      她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
      ……
      “在这片大地,从来没有一条河被赋予这么多的荣誉和责任,也只有黄河,能被我们称之为母亲。壶口瀑布的北面便是秦晋峡谷,我们的母亲河最早被称为黄河,便是因为黄河绝大多数的泥沙从秦晋黄土高原处而来。在百年前,峡谷以西为秦国,以东为晋国,因此,大峡谷被称为秦晋峡谷。自古以来,秦晋被这条峡谷阻隔,晋灭后,这里归属于魏国,一河分晋陕,地理上便有了‘河东河西的说法,听说大禹就是在这条峡谷中开始治水的。”
      苏伍站于船头,看着大船穿过这片水域,对李迹和柳绮介绍着。
      “秦晋峡谷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虽然黄河两岸山高壁陡,交通不便,但历史上有古渡可通,加上此地河槽稳固、窄狭易渡,冬季结冰坚实可载车骑,所以晋国和秦国都有在此置关设隘,驻兵把守,作为进攻对方的桥头堡,或作为防御的滩头阵地。晋亡后,此地归属秦国,数十年前,魏国进入最强盛时期,当时的兵家第一人吴起西出黄河,跃过秦晋大峡谷,连战皆捷,一举夺占韩城、大荔、澄城、合阳、华县五座秦国城池,魏文侯将其地置为西河郡,控制从南向北沿洛水与黄河的夹角地区,相当于推进到了秦人腹地,使黄河天堑成为魏人的内陆河,从此可以从容渡河,使秦人无险可守,拥有了随时进击秦国的通道。对于秦国人而言,河西就是悬在秦国头顶的一把利剑,因此他们才不惜耗尽三代国君之力,死战三十六年,终于在两年前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
      李迹笑道:“也就是说,这里离秦国很近,自从师父在咸阳城吓坏了那位秦王之后,我现在倒真想知道秦国发生了何许变化。”
      “魏国如今实力已大不如从前,但他们毫无疑问是很想把河西郡夺回来的,所以在这里驻扎的兵力不会少,你如果想闹出点大事情,这里倒是很适合。”
      李迹正色道:“我们就去龙门的石门关,那里是搞事情的好地方。”

第38章 搞事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