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纸条回来坐下,在手心中摊开来看了几眼,随即笑道:“看来,赵公子的确不只是我这么一个朋友。”
纸条是西庚塞给李迹的,这些天他都按照李迹的吩咐在暗地里查一些事情,其中包括当今两派夺嫡的官员支持情况,而不出李迹的所料,赵家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哪一边,但赵彦和太子殿下却是交情不浅,而与那位贤名如春风遍京城的梁王殿下却是没有什么来往。
李迹将纸条收好,说道:“那位太子殿下虽然在笼络人心上比不得梁王殿下,但对于赵彦这种一心只知道玩儿的公子哥,偏偏是有点本事,或许是这位太子本身也是位只知玩乐的主儿?两个人意气相投?这样倒似乎说得过去。”
越晗雪放下酒碗,轻轻拍了拍尹莲的肩膀,尹莲没有反应,她抬头对李迹说道:“我扶她去休息,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考试呢。”
李迹随便答应了声。
越晗雪扶着尹莲回房后,李迹一个人在看着那张纸条,默默地将上面的名字都背下来。
这里边,有的人会是他的朋友,有的会成为他的敌人,还有的人会死。
“御史大夫崔涉,六大夫之一,太子一派。”
“太傅许巷,三公之一,太子一派。”
“太傅是太子的老师,御史大夫则有着监察百官的权力,如果不算武安大将军的话,这两个人,应该是太子在朝廷中想要积累人脉的最大倚仗吧。”李迹摸着自己的下巴笑了起来,想到自己今天刚刚和他们的子女认识,而且是一敌一友的关系,他不由得觉得这个世上是真的是有太多巧合了。
看来给自己考虑立场的时间没剩下多少了。
……
……
崔府内,由于李迹是在免初核中的考生行列,而京城里除了那已经被灭门的太师府之外便没有姓李的大家族了,所以崔府的管事很快就查到了李迹是靠着和赵彦公子的关系才免了初核的,也就是说只是一个平民考生。
崔琦在知道这件事后,哼了一声,冷笑道:“原来如此,傍上了赵家啊,不提赵彦的父亲是武安大将军,单单以他和太子殿下的交情,我父亲也绝对不可能去得罪赵家。真是个聪明的家伙,难怪有底气来得罪本公子。”
管事冷静地分析道:“赵彦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好玩,姓李的应该是在这方面得了赵彦的赏识,如果我们要动他,必须先想办法让赵彦对他感到厌烦。”
崔琦挥了挥手,说道:“不需要那么麻烦,明的不能动那就来暗的,今晚你就派人去把他废了,让他明天不能去参加九家考。”
管事对于少爷这样的命令并不吃惊,因为他已经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了,于是问道:“要留活口吗?”
崔琦说道:“不要弄死,虽然赵彦一向都是玩过就忘的那种人,但如果我们把他刚交的玩伴弄死了,他还是会起疑的,如果调查到我们的头上就麻烦了。”
“明白了。”
“那就准备去吧,夜深人静,最好动手。”
……
……
太傅许巷之所以这次能担任六艺考的成绩宣报官,自然是太子殿下努力争取来的,在当朝三公之中,原本位高权重的李太师因为灭门惨案一蹶不振,虽然还顶着个太师的名头,但几乎不再管朝政之事,天子似乎也为了抚慰他而有意无意地让他远离了政事,所以原本太师的职权便平分到了太傅许巷和太保骆卫的手里。
太傅本来就是太子老师的职位,许巷自然也就是向着太子殿下了,而似乎是为了平衡如今的太子梁王两派,太保骆卫也选择了支持梁王,但只是隐晦地表示支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地行动。
因为从李家灭门案中活下来的李太师虽然已经退出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但他的次子,也就是天宝大将军李定方,还是和二王子的关系不错,就像是武安大将军之子赵彦结交太子一样。很多关注朝廷走向的人都猜测骆卫大人只是为了与许巷形成牵制关系,才选择暂时站在梁王这边,而非真正想要帮助梁王殿下。
毕竟梁王如今的人脉和势力远超太子,太保骆卫的这份不作为,也正好让太子能够在与梁王的党争中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修行者由天生体质决定,并非每个人都能修行,所以很多人进阐院实际上都是为了出来做官,阐院也清楚这一点,每年都能为大周提供不少的储备官员。当阐院向天子请示今年整理通过考试的考生档案给朝廷的人选时,骆卫完全无心争取,所以这个人选自然就落到了许巷大人的头上。
能够第一时间地了解本次考试中有哪些优秀的考生,太子殿下自然乐意让许巷担任这个职务,六艺考结束当天,许巷离开阐院后便去了趟太子府,向太子禀报本次考试中有哪些考生未来具有拉拢的潜力。
第17章 九家考的前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