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洛水河送瘟神[2/2页]

通天纪 断城流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今日的方相氏,没有批着熊皮,只是一身代表洛州特色的红裙衣衫,更没有四目,普普通通的众人脸,然而当人们看清那张画的中规中矩甚至谈不上好看,又没有任何神圣感的脸谱时,不少人居然都痛哭出声。
      这是死去的法家圣人商鞅啊!
      钟鼎声响,金鼓齐喧,有道士举着木剑念念有词,数张符纸在剑尖上不停晃动,片刻后只听得哧的一声,木剑破空而起,四束火柱同时在祭坛的四角升天。
      烟火辉煌。
      祭台上,方相氏带着四位狂夫开始敲锣起跳,庄严的祈祷声逐渐响彻在洛州城。
      “祭天皇伏羲!”
      “祭洛神宓妃!”
      “祭大夏后羿!”
      “祭大周文王!”
      “祭大周武王!”
      “祭阐院周公!”
      “祭儒圣孔子!”
      “祭法圣商鞅!”
      ……洛州城里的商学派,是所有读书世族中最广大的一脉,他们的大学士是苏家的苏回,柳绮的大哥,当念到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这位苏大学士眼中含着泪,带着身后众学生深深拜倒。
      柳绮则怔怔看着台上起舞的少年。
      到底是圣人商鞅还是少年李迹?
      至少此时洛州城的百姓都把他当作了前者。
      伊阙关城头上,王锈将军按剑伫立,神情肃穆。
      祭坛的正中央,士师钟越点燃祭坛,神情庄严。
      东城的胭脂巷,越晗雪打开了朱门,望向城中。
      火焰中,为众圣人祭祀用的刍狗缓缓化为灰烬。(注)
      不远处最高的一处酒楼中,胖硕邋遢的高人老头眯着眼睛,品着酒,随着满城的钟鼓声摇头晃脑。
      ……
      ……
      至夜,洛州城内仍灯烛辉煌,人们诗歌互唱,钟箫琴瑟,铮铮有声。
      按照驱疫的流程,方相氏要带着面具,拿着铁链火把家家沿门驱赶瘟神,这可是件累活,洛州城那么大,成千上万个人家,全部走一遍几天几夜都走不完,洛溪也不可能真的让他每家都走一遍,意思性地走了几条街之后,洛溪就找人戴了面具替他了。
      好不容易才等到结束的李迹换下傩服,拉着柳绮赶紧跑路。
      一路出城,跑到洛水岸,他们要去看那纸船送瘟神的好戏。
      东门外的洛水岸人山人海,许多人围绕着一艘插满刍狗的巨大纸船,船身银白,有三四人高,舱中央有座小神庙,样式是仿城中那间傩神庙造的,三桅白帆,船头插着一面写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出天门送鬼神”的红旗。这纸船是洛州城人花了两个月造起来的,用的纸乃是从京城那边进过来的上好箔纸,这种纸通体为银白色,常用于制作冥钱用以祭拜鬼神,以它制作的纸船,才可浮于水面上而不沉。
      许多穿着和方相氏一样的红服围在纸船边上,为其固定底架,然后齐心协力将纸船缓缓推送到水面上,外圈有乐师卖力吹曲,锣鼓、军号、唢呐响成一片,热闹非凡。
      当纸船全部送进水中,并且稳稳地浮在水面上没有丝毫的摇晃时,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
      李迹感叹道:“造这么条不漏水的纸船起码要几千两银子吧,他们还真舍得烧。”
      柳绮睁着那夜色中明亮的大眼睛,喃喃道:“这样才能把瘟神送掉啊。”
      李迹并不知道那传说中的瘟神到底是什么样子,不过想一想应该也知道是不太好的东西,或许真的存在吧,毕竟这世上有修行者,有出身仙道的阐教截教,自然就有神仙了,七百年前的姜太公姜子牙不是就封了一堆神吗?
      “要开始烧了。”柳绮指着几个举着火把的人兴奋地说道。
      李迹望去,果然,远处洛水河面茫茫,越来越大的潮水翻涌过来,拍打着岸边,但那纸船受了潮水却仍不倒,甚至没有打湿的迹象,第一次见到这纸船送瘟神的李迹不禁疑惑,连水都不沾的纸船,能烧得起来吗?
      人们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他,他们纷纷把火把丢到了船上,然后大火蓬地燃起,这条装饰精美的巨大纸船,转眼就沐身在明亮的火焰中。
      李迹目瞪口呆。
      柳绮笑着给他解释:“这箔纸的确是不沾水的,寻常情况下也烧不起来,但是船上有道家精制的火符,这火符同样以箔纸所制,混在船身中,遇火就烧,这火是可以把整条纸船都烧掉的。”
      李迹两眼放光,这船绝对不只几千两银子的造价。
      洛水河上,纸船明烛照天烧。
      风助火势,水浪应和,火焰高腾,那些色彩鲜艳的刍狗、纸帆瞬间灰飞烟灭,箔纸燃烧形成的金黄色火焰在夜色中十分华丽耀眼。
      火光照亮了洛州人们虔诚的面孔,他们面朝大河,手握线香,默默祈祷低诵。
      李迹望向身边少女,发觉她不知何时也已经闭上眼睛,双拳握在心口,口中念叨着什么。
      (注:刍狗是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古时认为狗肉乃祭神之物。)

第32章 洛水河送瘟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