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一章 褐鬃良驹[1/2页]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楚六年,冬。
      距离邢道荣当初称王,建立楚国,刚好六年时间,天地巨变,也快有六年了。
      二年前,三百偏将各带一百老兵前往各地,组建军队平叛,到如今,成果斐然。
      扬州九郡全数平定,虽然仍有一些顽固不化之辈,却远走偏僻山林,不敢招惹官府。
      有早就恢复繁荣的荆州六郡,沿江郡县的钱粮支持,扬州九郡二十七府,数百县的楚国百姓,终于可以安心种田,修建城池,修养生息。
      扬州如此,交州也不例外。
      苍梧,南海,榆林,合浦四郡的叛乱,很快被扑灭,除了那些地势险要,少有人至的偏僻之地外,已经看不到叛乱者的影子。
      唯有距离长沙数万里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还有南中之地,实在太远了,加上路途险要,道路难行,仍然还没有消息传来。
      不过,有当日派出的楚将在,料想彻底平息叛乱,只是时间问题。
      总体来说,疆域扩大了四倍的楚国,境内大体恢复了往日的境况。
      官府对民间的掌控也逐步恢复。
      经过蒋琬,徐庶,张昭等人的统计,天地巨变六年,楚国的总人口不减反增,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左右!
      其中,荆州六郡,和沿江郡县的人口增加最多。
      天地巨变之初,因为天灾,百姓损失了四分之一,那时候有约莫四百八十万。
      然而,随着粮食复产,民间的生育率迅速攀升,第四年就增加了百万左右新生儿!
      随后,每一年增加的新生儿都不下百万,三年后的今天,荆州六郡和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鄱阳郡的人口,合起来增加了三百多万。
      所以,仅仅是这些地方,如今的人口数量,就高达八百万!
      而扬州的新都郡,吴郡,丹阳郡,总人口亦有增加,虽不如荆州,但也达到了四百万。
      然后,便是一些偏远郡县了。
      即扬州的建安郡,临海郡,会稽郡,交州的苍梧郡,南海郡,榆林郡,合浦郡。
      这些地方,受到民变影响很大,天灾发生时,损失了四分之一人口,民变暴动之际,互相杀戮,又大幅减少。
      如今,合起来,只有二百万不到的人口。
      最后,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和南中之地一样,情况未知,但据蒋琬等人猜测,即使民变再激烈,当也有百万人口存留。
      是以,如今的楚国,人口应该在一千五百万以上!
      当然,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了荆州六郡和沿江郡县。
      年底总结时,蒋琬,庞统,徐庶等人,向邢道荣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闻得此报,邢道荣大大的送了一口气。
      百姓彻底从天灾中走出来了,人口在稳步增加,不错!
      不算交州,荆州六郡和扬州繁华的庐江,丹阳,吴,豫章,庐陵五个郡,合起来有一千二百万,这就和天地巨变前的楚国总人口相当了。
      各处田地亩产,还是那么高,百姓繁衍速度必然会指数上升,勿需十年,仅仅是荆州和沿江郡县的人口,就能达到三千万!
      当然,大部分是新生婴儿,无法征兆入伍,但十几年前出身的新生儿,却已经开始成年!
      这部分青壮,可不在少数,就算需要留下一半种田务农,也有数百万适合的青壮可用。
      这么庞大的兵源基础,训练出大规模的精锐级军队,当不在话下!
      “好,好,好!”
      邢道荣心中暗暗叫好,想道:
      “既然有这么多兵源,而且粮食不缺,便可组建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士兵,从优而录,得到大规模不惧杀兵武将技的精锐级军队!”
      想到高兴处,邢道荣不禁暗自得意。
      “可惜!”
      他突然想到一点。
      “疆域大了,走路也不方便,仅仅是一次寻常信使来往,往往都要一年以上时间,何况携带大量后勤辎重的军队出行?”
      “随便一次军事出动,就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如此这般,何年何月才能一统天下?”
      这个问题,若在前世那个现代化世界,有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压根不是个事。
      但在这个唯一交通工具只有马的时代,可就无解了。
      日行千里的宝马,到底只是传说!
      真正大规模使用的马匹,正常情况下,每日行走路程,只有三百多里,最多不过四百里。
      而且还是通畅的大道,换了山路或者其他小道,速度更慢。
      甚至,许多地方,马匹根本无法通过!
      “头疼!”
      想到这里,邢道荣无奈的摸了摸太阳穴。
      正在这时,殿外护卫走了进来,向邢道荣呈上一份简报。
      随手取过简报,打开看了看。
      “嗯?”
      看到里面的内容,邢道荣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坐直身体,细细浏览这份简报。
      原来,这是武陵马场负责人,刘峰派人给他送来的。
      简报里,刘峰向他汇报了一件事。
      天地巨变后,马场中新诞生的小马驹,出现了一种十分特别的马种。
      这种马通体棕色,身材高大,状极神俊,而且耐力和持久力都非常强悍。
      刘峰在简报中向他汇报,这种棕色马,经过测试,可以如丛林野兽般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同时负重五百斤,日行六百里!
      不止如此,还不惧虎豹,穿越丛林轻松自在,跋山涉水如等闲!
      除了速度限于六百里,比不上传说中日行千里的宝马外,这种棕色马简直是神马!
      最重要的是,这种棕色马,虽然诞生几率不大,但在新生的小马驹中,十匹里面通常就有一匹!
      武陵马场的马匹,近些年来繁衍速度非常迅速,几乎每年都有近万匹小马驹诞生。
      按照比例,那种可如丛林野兽般适应复杂地形,同时负重五百斤,日行六百里的棕色骏马,每年都能诞生千余匹!
      一年千余匹,十年就是万匹。
      一万可无视地形,负重五百斤,日行六百里,穿越丛林轻松自在,跋山涉水如等闲的棕色骏马!
      而且,小马驹三岁后,大都能进行配种繁衍,后续数量增长,可不是简单的一年千余!
      邢道荣目光灼灼,直勾勾的盯着简报,心头暗自计算。
      楚国疆域虽大,东西也不过三万里左右,一日六百里,一个多月便能从最东边赶到最西边?
      南北有万里,却也只需半月不到,便能赶至?
      长沙距离江夏夏口

第三百九十一章 褐鬃良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