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外人来处理,又结合您是一位古董商人,家中宝物众多,我便猜测应该是您家中失盗,而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
      “或者进一步来说,这件东西很可能与《兰亭集序》有关。”狄公此语一出,让刘辉激动的猛地站了起来,拍案道:“老先生真乃神人也!您是怎么知道的?”
      “敢问刘老爷,我们是因为什么认识的?”狄公笑道。
      “对啊!我懂了!”刘辉恍然大悟:“李先生用正推之法推出我家中失盗,老先生再用反推之法推出我丢失的宝物与兰亭有关,看来刘某找各位真是找对了!”
      “那您就详细的说一说失盗的情况吧。”曾泰催促道。
      刘辉点了点头,“《兰亭集序》是传世珍品,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全天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豪商富贾都希望得到它,您之前说到兰亭可能在先帝的陵墓之中,其实并非如此。”
      “什么?!”三人均是吃了一惊,元芳盯着刘辉问道“这样机密的消息你却是如何得知的?”
      “三位不必惊慌,此事还要从我的祖父说起。”刘辉从身边的茶几上将几杯香茗递给三人,自己也端起一杯,细呷一口,缓缓说道:“当年太宗皇帝托孤长孙无忌,高宗皇帝22岁即位,长孙无忌与其他几位外戚大臣把持朝政,甚至与先皇分庭抗礼。”
      “没错,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也曾几次提醒唐太宗,不要让长孙无忌揽权过度,可是唐太宗在临终托孤的时候,最终还是把权力交给了长孙无忌,唐太宗没有听长孙皇后的劝告。”曾泰道。
      “情况恐怕未必像你们说的那样。”狄仁杰的目光缓缓的抬起,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了谜团的历史中,“其实太宗皇帝还是煞费苦心的,仁弱的太子李治,既需要强有力的大臣长孙无忌的辅佐,又不能让长孙无忌权力过度膨胀,所以唐太宗准备了一明一暗两套托孤方案,也就是为高宗对皇权的绝对控制准备了双保险。同时唐太宗为高宗李治最终从权臣长孙无忌手里夺回皇权也做了秘密安排。”狄公一边说,一边偷偷看向刘辉,只见刘辉虽然不动声色,双脚却往内微收,手中的茶杯也有些颤抖起来。
      “什么?!”元芳的杯子差点掉到了地上,他惊讶的看着狄仁杰,曾泰也是一脸的讶异。狄仁杰鹰隼一样的目光瞬间落到了刘辉强装镇定的脸上:“相信刘员外一定知道这个安排吧。”
      刘辉缓缓把渐冷的茶杯放到身边的茶几上,轻轻舒了一口气“什么都瞒不过狄大人的眼睛啊!”
      “你果然认识我们!”元芳与曾泰齐声道。
      “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幽州刺史曾泰,还有当朝宰辅狄阁老。刘某其实早就认出各位,但是今天我家里做寿,人多眼杂,不便行礼,请各位大人恕罪!”刘辉说罢就要跪拜,狄仁杰赶紧把他扶了起来,“刘员外不必多礼,其实您祖上也一定是高官显贵,只是受到了牵连,才不得已改名换姓,隐身民间的吧!”
      “没错,其实我是…..”刘辉正要说话,却听外面管家喊道“刘老爷,外面来了几位将军,说是要找您的几位贵客!”
      “看来宫里出事了。”狄仁杰心中一沉,自从武则天即位之后,李唐大臣们时刻希望武则天归还李唐神器,甚至差点引发了叛乱,每次事件都弄得腥风血雨,人心惶惶。以武承嗣为代表的武姓贵族们,却希望武则天的天下永世流传,甚至希望取代太子,成为未来的皇帝。这几派势力不择手段,相互斗争,天下百姓受到了多少连累!一些中正耿直、体恤民情的官员也受到了波及,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狄仁杰不敢也不愿意想下去,只能以自己的苍老之躯,为保证江山的稳定,硬着头皮撑下去。“元芳,你留在这里帮助刘先生,曾泰与我进宫面圣。”
      “多谢狄阁老,多谢李将军!”刘辉正欲拜谢,却被狄仁杰轻轻扶起,狄公微笑着对刘辉道:“刘先生,恐怕我有皇命在身,今天就不能帮你了。”
      “哪里哪里!”刘辉深深感到这位几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者,如同长辈一样亲切和蔼,令人如沐春风。谁能想到,这位身材略微发福,面色和善的老者以一己之力几乎撑起了武周的半壁江山呢?狄仁杰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又显得渐渐高大起来。

第五章 深宅疑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