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0章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2/2页]

大唐扫把星 迪巴拉爵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禄东赞丝毫没觉得奇怪,“贾平安盯着他们,大战当前谁敢保存实力,被他一刀剁了也是白剁,还得了一个坏名声。”
      他抬头说道:“御人也是名将必备的能力之一。不能御人,如何能让大军如臂使指?”
      众人凛然。
      禄东赞缓缓喝了一杯茶。
      “我们的人该出发了吧?”
      一个官员说道:“我们的人已经混进去了,就等着时机和弓月部的头领见面。”
      禄东赞叹道:“突厥人不死心,他们依旧想重现当年的辉煌。阿史那波尔对我们有好感,那是假的。他只是权衡利弊,觉着跟着我们更有可能实现他的梦想,而跟着大唐他此生再无看到突厥再度崛起的那一日。”
      由此可见,在突厥人的眼中,大唐依旧比吐蕃更强大。
      禄东赞说道:“这是此战的关键,拉拢了弓月部……一旦战时他们能反戈一击,此战胜败何须多言?”
      布金问道:“若是阿史那波尔不答应呢?”
      禄东赞平静的道:“那是死士!”
      ……
      阿史那波尔身心俱疲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没有效忠大唐的心思,从刚开始就想摸鱼。
      但贾平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打算,二十鞭算是一次提醒。当众被鞭责让他羞怒不已,但他能如何?
      叩叩叩!
      “进来。”
      阿史那波尔的亲兵进来,“有人求见,不认识的人,说是有要事。”
      来人进来了。
      他一直低着头。
      阿史那波尔皱眉,“你是何人?”
      此人穿着突厥部的军衣,但居然敢不抬头,让阿史那波尔心中一动,就握住了刀柄。
      “我来此是想问可汗,可想重现当年的辉煌?”
      阿史那波尔一惊,拔刀起身,“你是何人?”
      来人抬头,一张普通的脸,微笑道:“我奉命而来。”
      “谁的令?”
      “大相!”
      阿史那波尔下意识看看门外,狞笑道:“禄东赞想说什么?”
      “你并不是立时令人拿下我,可见心中对大唐不满。”
      来人说道:“大相说了,此战吐蕃必胜,一旦取胜,吐蕃将会横扫安西,包括弓月城等地。你想做溃兵中的一员,还是想带着麾下一路去招揽部众,重新竖起突厥的大旗?”
      阿史那波尔心中一惊,“我若是杀了你……”
      “我还有同伴在外面。”来人从容的道:“若是你杀了我,我的同伴就会喊叫,说你和吐蕃勾结……要知晓贾平安此人狠毒,若是知晓了此事,你觉着他面对一具吐蕃人的尸骸出现在你的房间内会作何想?”
      ……
      第二日,斥候大战更猛烈了。
      “突厥人很卖力。”
      李弘也渐渐学会了许多,从战报上获取消息,随后和贾平安请教。
      贾平安说道:“这是气势之战。”
      第三日依旧如此。
      斥候战不断,不时有对方的斥候突袭到大营外耀武扬威,哪怕被乱箭射杀也毫不畏惧。
      这就是气势!
      第四日。
      斥候战突然消失了。
      双方的斥候在中点附近盯着对方,不许对方突破到己方大营之外。
      “这是遮蔽。”
      贾平安在教导太子。
      “沙场征战最要紧的便是消息的获取,若是能获取敌情,又能遮蔽战场,如此战场就如同对你单方面透明。你能知晓敌军的动向,而敌军却弄不清你的手段,如此便拿到了先手。”
      李弘点头,默默记住了这些。
      “随后呢?”他问道。
      贾平安微笑道:“随后便是……大战开始!”
      ……
      第五日。
      清晨,李弘起床。
      从到了疏勒城后,他就拒绝了曾相林等人的伺候,自己料理自己的一切。
      曾相林心中发酸,觉得自己越发的没用了。
      起床后操练。
      这已经成习惯了。
      跑步,随后练习刀法。
      吃完早饭,李弘去寻舅舅。
      贾平安的屋子外面此刻站着一群将领。
      “见过殿下!”
      众人行礼。
      “国公才将起床。”
      呃!
      舅舅那么懒的吗?
      李弘发现将领们都神色轻松。
      是了!
      主将这般做会让麾下感到他的自信。
      大战之前我依旧能睡个懒觉,你们还担心什么?
      李弘推门进去。
      贾平安正在洗漱。
      吃完早饭后,他甚至叫人给自己弄了一杯茶。
      此刻天色依旧昏暗。
      贾平安坐在屋子里,静静的喝着茶水。
      李弘坐在他的边上。
      贾平安放下茶杯,说道:“从一开始我就知晓吐蕃将会是大唐最大的威胁。”
      “从何时开始?”
      “从第一次去叠州开始。”
      “大唐要想持续强盛,向西是必然的。商路需要维系,安西都护府需要保持安稳,并盯着波斯方向的大食,这一切都是大唐的生命线,可这条生命线却在吐蕃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不击垮了他们,大唐谈何发展?”
      李弘想到了舅舅多次提及的大食。
      以及多次提及的吐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高祖皇帝的责任是推翻前隋,建立大唐。先帝的责任是击败突厥,稳固大唐国势。而当今陛下的责任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扩展大唐的国势,清扫周边威胁,为子孙营造一个更好发展的空间。”
      贾平安看着李弘说道:“你要看着这一切,以后你的责任是什么,我想该让你自己去思索。”
      李弘用力点头。
      贾平安起身。
      徐小鱼等人带着甲衣来了。
      贾平安伸开双手,目光平静的看着外面的众将。
      甲衣披上,横刀佩戴在腰间。
      贾平安大步走了出去。
      “见过国公!”
      众将行礼。
      贾平安颔首。
      “跟着我。”
      他从未有过的热血沸腾。
      这个大唐最大的外患便是吐蕃。
      从立国开始,吐蕃就在盯着大唐,寻机撕咬一口。
      历史上他们和大唐在陇右和安西征战百年,吐谷浑落入他们的手中,陇右变成了第一线。
      随后吐蕃盯住了安西,不断侵袭,最终攻占安西。
      此刻吐蕃的战略态势从未有过的好。
      随后就是不断拉锯,今日吐蕃攻占安西,明日大唐夺回安西,就这般反复拉锯,直至大唐在安西的基础渐渐稳固。
      但安史之乱后,慌不择路的君臣想到了能以一己之力镇压西域和吐蕃、大食等庞大势力的安西都护府,于是一纸调令,调集了安西、陇右、北庭、河西等当时大唐最为精锐的边军入援。
      这些援军渐渐消散在了无穷无尽的内战中,而吐蕃趁势出手,切断了河西走廊,由此安西都护府就成了孤军。
      五十载!
      远离大唐五十载,但安西人却一直在守护着大唐的安西,直至五十载后,最后的荣光随着白发一起凋零……
      贾平安步履稳健,他抬头看看东方的微光。
      这是大唐的安西!
      我来此作甚?
      他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他带着众人走在了长街之上。
      许多百姓默默开门,一家子站在门外看着他们。
      这是吐蕃和大唐之间从未有过的碰撞。
      一个妇人嘀咕道:“说是有三十万呢!我们可能胜吗?”
      边上的老人低喝,“闭嘴!”
      妇人不服,“阿耶,我们人少。”
      老人骂道:“人少又怎地?大唐男儿哪一战不是以少胜多?看看这些人,哪一个惧怕了?就算前方全是敌军,他们依旧这般冲出去,怕个鸟!”
      老人牵着孙儿的手,揉揉他的头顶,“五郎可怕吐蕃人吗?”
      孩子摇头,“不怕!”
      无数百姓默默站在家门口,看着他们一行人缓缓走向城门。
      贾平安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何为汉唐!
      看着这些默然却目光坚定的百姓,他想到了以后。
      当这里变成一座孤岛后,这些百姓依旧源源不断的在生产,在打造兵器,把自己的儿孙送去军中。
      没有人低头。
      五十载!
      从未有人低头!
      这才是汉唐!
      贾平安走到城门外,回头看了一眼。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
      ……
      求月票!

第1140章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