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铺,布店,小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倒有几分人人安居乐业之状,又因依山傍水,若非在山脚下遇两位老人,知人神共愤之事,楚天亦会如此认为。
“繁华之下,不知隐藏了多少鲜血淋漓,这魏县县令叶不群,倒有些手段。”
楚天心道,他自然不会以为小村发生之事叶不群会不知晓,之前原以为叶不群之所以会在这魏县十一载都未曾升迁,是因为得罪了某位大人物,而今想来,这叶不群之所以会在此,定是故意为之。
楚天心感这小村之事,定会牵连出许多大鱼,此事若浮出水面,必会掀起滔天巨浪。
楚天总觉得此事背后,不只是牵扯银两那般简单,是直觉,亦是预感。
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资在耕,耕所资在牛。牛废则耕废,耕废则食去。食去则民亡,民亡则何恃为君?故耕牛于历朝历代朝廷都极为重视,大楚立国之时起,更是在每县每郡皆派有官员前往,成立养牛司,专司耕牛之登记造册,记录其生老病死……
魏县,自然也不会有例外。
既因牛而起,楚天自然要先去养牛司一探究竟。
楚天于小酒馆中打了二两酒,冲着打酒的小二问道,“小二哥,可知养牛司在何处?”
店小二眸子一瞥楚天,又看了一眼楚天身后的老黄,笑道,“道爷这是要卖牛?”
楚天笑着点点头,道,“魏县之牛远近闻名,故前来一观,既为买牛,亦为卖牛。”
店小二笑了笑,道,“道爷这头牛倒是壮硕非常,小的从未见过这般大小的黄牛,想必定可卖出个好价钱。”
接过酒,楚天拱拱手,道,“便先谢过小二哥吉言了。”
小二走出酒馆,一指前方,道,“养牛司位于西街,而道爷现处于东街,只需一直往前走,与路口则向左转后再一直往前走便可瞧见养牛司了。”
致谢,楚天转身离去。
见老黄似有不悦,楚天轻轻拍了拍牛头,低语道,“老黄,此事关乎太多人的性命,只能先委屈你一下了。”
老黄甩了甩头,低吟了一声。
“老黄深明大义,为救苍生,待此间事了,再给你多找二十个老婆。”
老黄牛眸中亮光一闪,却又突然暗淡,白了楚天一眼。
楚天尴尬一笑,二十头还未兑现,又加上了十头,也难怪老黄会白眼相待。
将酒壶中二两白酒一饮而尽,楚天瘪瘪嘴,这酒终究不能与酒肆中的桂花酿与望月楼中的女儿红相比,摇了摇头,带着老黄直奔养牛司。
“好牛啊。”
“这牛生得端是威武。”
“昔日李耳骑青牛出西关,今日这年轻道人与黄牛……倒是有些好笑。”
老黄高高抬起牛头,秋风吹动牛头上的些许牛毛荡漾,似是颇为自得。
不多时,楚天停下脚步。
“到了。”
楚天抬头,一不大不小的府门上书养牛司三字。
养牛司主官为八品,称牛正,说是芝麻绿豆亦不为过,然因养牛司朝廷极为重视,故纵是一县之主县令,亦会礼遇有加。
“道人,你有何事?”
养牛司前有衙役两名,手持官刀,拦住楚天,道。
楚天拱拱手,笑道,“官爷劳烦禀报牛正,小道有事相商。”
衙役冷声道,“何事?”
楚天指了指身后的老黄,笑而不言。
衙役眸子一亮,惊讶道,“这牛怎生得如此之大……”
另一人道,“道人欲要卖此牛?”
楚天点点头,道,“劳烦通禀。”
“你在此稍等片刻。”
一衙役转身离去。
“道人,你这牛怎么养的,怎会长得这般威武?”
楚天狡黠一笑,低声道,“秘密。”
衙役冷哼一声,似有不悦。
楚天眯了眯眼,道,“实不相瞒,此来养牛司,便是听闻魏县耕牛远近闻名,故来售卖小道的养牛之法,以及卖了此牛作盘缠,效仿先贤,踏遍大楚河山,以期得道……”
【作者题外话】:好凉……还有人看没
第36章 青山绿水为龙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