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的信息,那干脆就报告给苏炳林,庞帅拿了钱,却不肯签合约。
王琦中这样报告给苏炳林后,苏炳林沉思片刻,然后说:“这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
王琦中没料到苏炳林居然这么轻易就将他放走了,心下大喜,悄无声息走出来了。
事实上在王琦中进来之前,苏炳林就一直在琢磨此事。这件事情现在闹得满城风雨,很多媒体捕风捉影,大肆发挥纷纷指责苏氏的不是,甚至好多年前的老账都被翻了出来。对苏炳林来说,到目前为止,令他最恐惧的一种东西,那就是舆论了,这东西可以让他们一瞬间成为千夫所指,然后生意停滞,无法运转。
但让苏炳林最为担心的还不是这个,他一直担心这件小事处理不好会传到老太太的耳里,然而事情一直推着没有解决,舆论过大,老太太此事似乎已经有所察觉。
白天老太太在家给苏炳林打了个电话,说很久没有举行家宴了,让他通知老二,晚上一起回位于长明郊区的苏氏宅院吃饭,并说有些事情要和他好好商量一下。
苏炳林已经给苏炳武打了电话,苏炳武说,到时他自然会去,不过可能会晚一些,他得上课到下午六点半。
苏炳林想了想,最后叫来公司的公关,让他立即起草一份致歉书,然后最好今日之内就召集记者开一个招待会,就说苏氏对拆迁造成的事故十分抱歉,目前正在和当事人谈判,苏氏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并表现最高的诚意与当事人和解,万望各位记者不要以讹传讹,散布不实消息。
公关接了苏炳林的指示后,便马不停蹄去办理了。苏炳林又打电话给王琦中,告诉他对于庞帅的案子一定要谨慎处理,从现在起就开始准备应对,收集可靠证据,但要注意风度,不要影响公司形象,此番谈判不成,必须在这场官司里占上风,引导舆论走向。
王琦中巴不得苏炳林对庞帅采取强硬态度,这样一来,那三十万就不折不扣被扣到了庞帅头上,只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那么无论结果如何,一旦追究起这三十万,都跟自己无关了。王琦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哈哈,庞帅,只能怪你小子不识务了。
苏炳林交代完一切之后,已是下午五点多。他理了理衣服,然后找司机要来钥匙,他要亲自开车去赴家宴。
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市中心的大马路上汽车堵成一饼粑粑。苏炳林要的正是这个效果,车越堵,他越有时间寻思过一会如何应对老太太。按照惯例,每次家宴,老太太总会给苏炳林出一些难题,不是家庭就是公司,老太太总能鸡蛋里挑骨头给他挑出几个毛病来。而且自从他出任苏氏董事长一职以来,老太太更是时不时要他汇报工作情况,稍微有不如她意之处,便又是一阵数落。
因此,长久以来,苏炳林每次去见老太太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硬着头皮上阵。
苏炳林知道,在老太太心中,苏炳林作为大哥,理应谦让,就算董事长一职不能让给老四,那也应当将老四调回总公司出任总经理一职。然而,苏芮金去世后,苏炳林从总经理一职升为董事长后,却在董事会商讨总经理职位时,强烈反对老四做总经理。当时老太太虽然没有表态,但从此便在母子二人间留下罅隙。
在苏炳林看来,老四顽劣成性,且自小衣食无忧,从未有过社会历练,性格又骄奢,是万不可当要职的。当初苏芮金还活着的时候就曾向苏炳林暗示,要照顾好老四,但商场并非游乐场,万不可让老四胡作非为。
苏炳林正是对父亲的话一直铭记在心,所以多番反对将苏炳熠调回总公司,这让他和老太太之间的过节越来越深。
老太太虽不至于公然反对苏炳林,但也总是是不是给他出点难题,让他知道自己权利有限,当下还不是苏氏最高掌权者。
因为老太太那梗,苏氏自从苏芮金去世后,总经理就一直空缺。虽然苏炳林心中有合适的人选——就是二弟苏炳武,而且此人想必老太太也不至反对,但可惜的是,如前文所述,苏炳武对生意毫无心思。
苏炳林想着,车已经开到了苏氏大宅门前。管家看到是苏炳林的车,于是按下大宅门的开关,两扇厚达半米的巨型大理石门板“咯吱咯吱”乱响着退向两侧。
苏炳林的车子一开进门,苏合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连衣裙兴奋地朝他的车子迎了过来:“爸爸,你终于来了,奶奶已经等你好久了。”
第11章 巧妙推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