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王朝百废待兴,只要当兵和买了学区房的,不管是家里多少人口,都能够免费入学。
      只要是在皇家学院,或者是电力工程院等学院内,终生免费上学,免费吃饭,免费住宿。
      如果你能够考进职业技术学院,以后不说飞黄腾达,至少以后就能够过上小康生活。
      建国初期,朱标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他签到出的各种人才,都在其中担任老师,开始了大力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万事开头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朱标还是懂得。
      所以,这也是为何,朱标要说,自己在三十年内,达到十八世纪的水平。
      也就是说,他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制造出蒸汽机等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东西,蒸汽机、煤、铁和钢,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之后就开始用机器代替人工,加快生产制造,发展制造业。
      他不是要将系统内的东西直接全部拿出来,然后让她们去使用。
      而是利用系统签到出来的人才,继续培养人才,让他们自主展开研究。
      最终研究出用机器代替人力,让大明王朝今日工业革命。
      三十年他觉得,足够了。
      做一些事情,不是一撮而就的,而是要慢慢发展,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有了老师的带领,他们想要实验,都变得更加的简单。
      只要到了十八世纪末水平,那么,想要达到二十世纪的水平,就更加的轻而易举了。
      三十年后,朱元璋,应该也退位了,自己也就可以大力发展,这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毕竟他现在还不是皇帝,他要做的就是,登基称帝,然后在大力开发。
      现在一切都只在学习和研究阶段,现在上学的士卒孩子非常的多,几乎将皇家学院都挤爆了。
      毕竟大明王朝光光正规军就拥有一百三十五万,这还不包括许多的守城士卒。
      加上守城士卒,总共加入军籍的就拥有两百一十七万人。
      这些守城士卒一般都是战斗时候防御,没有战斗的时候就是屯田兵,所以相对来说,花费的粮饷会少很多。
      否则的话,大明王朝在富裕,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
      这两百多万人的孩子,总共就有四百多万人,除了一些年纪还小的,能够上学的就有近两百万。
      这两百万人,分散在整个大明王朝境内的皇家学院之内开始学习。
      三十年之后,这些人,就是朱标手底下的王牌。
      他们当中会出现很多科学家,很多制造业能手,也会出现很多的士卒,很多有文化的‘大学生。
      “嗯。”
      “有志气。”
      “扬州原本断壁残恒,很快,就会出现一座崭新的城池。”
      “咱很期待,咱们的大明王朝,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开怀大笑,看向朱标,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未来大明王朝是如何兴盛。
      “爹,接下来要前往何处北巡?”
      朱标轻笑一声。
      “北巡也该结束了。”
      “这一次出来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个杂碎,看看,别一天到晚的就知道吃喝玩乐。”
      “咱内心想呀,这是咱们朱家的天下,他们也得帮助你守护我们朱家的土地。”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第131章 朱元璋教子,与民养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