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二章 传播华夏武术文化[2/2页]

全能代课老师 烟雨任小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师这么说,反倒是让我有些汗颜了,如果大师有意合作,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杨正东连忙认真的回答道。
      同时对于释行永的印象也有了很大改观。
      没想到这个大和尚竟然说出这样的话,确实让他很受触动。
      本来他对这个武校,不是特别上心,因为心里一直觉得,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做时代有用的人,而没有考虑到华夏文化,武术同样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既然是传统文化,而且并非是糟粕文化,那么自然有发展的必要。
      这文武学校正是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的有效方式,没想到他还没有一个出家人看的明白。
      “居士不必如此,自古至今咱们华夏一直是文武殊途,你的书中也提到过‘侠以武犯禁,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贫僧觉得,国家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武术作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绝不应该片面的看待。就如同我少林寺一般,盛世之时紧守门户,做盛世之民,不为国家添乱。乱世之中,也从不忘自己是华夏一份子,不会置身事外。从隋末之乱到近代的东瀛抗击战,我少林也是抛头颅、洒热血,护佑华夏的荣光。如果说有谁最想国泰民安的,我想莫过于我们这些出家人了,同时也不敢忘记强健体魄、勤修德行,在国家需要之时义不容辞的站出来。”
      释行永语气平静,但却极为真诚的说道。
      “大师高义!让我非常惭愧啊!”
      杨正东苦笑着跟释行永说道。
      看来确实是自己狭隘了,一直对于人家宗教体系的人有误解。
      其实大和尚说得对,
      国家危难之时,没人能够独善其身。
      国家繁盛之时,也要时刻想着尽一份自己的力。
      哪里分什么出家不出家的,大家都是为了华夏强盛。
      为了华夏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华夏精神的传承,这种胸怀......
      杨正东自认,确实不及这位大和尚。
      “哈哈.....应该说惭愧的是我,正东你是一心发展教育。大师你是为了华夏武术文化的传承,你们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倒是我这满身铜臭的商人,跟你们坐在一起,有点没脸啊。”
      马千里看到这情况,赶紧的站出来打圆场。
      将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
      “阿弥陀佛,马施主也是善人。贫僧虽是出家之人,但是也听过希望基金的事情,都是马施主的千金在操持,可见行善之门风。”
      释行永也赶紧接着马千里的话说道。
      “可不敢当!可不敢当!也只能出点钱、出点人力,求个心安!”
      马千里也是笑着谦虚道,不过面色还是极为得意。
      这可能也是唯一他能拿出来显摆的事情了。
      “大师,那咱们就谈下学校的合作吧,不知大师意向怎么合作呢?”
      杨正东也调整了心情,笑着跟释行永问道。
      “不敢说合作,只是尽一份力量罢了。我想是这样,学校成立之后,我安排师弟行允等人过来做武术教练,按照学校的制度,完全就是普通老师就可以。另外想过来求求真经,看看学校如何管理,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不瞒居士说,少林也想在国内建立武校,为我华夏武术传承尽一份力。”
      释行永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致的意思就是,我现在派人过来当老师,按照正常老师待遇就行。
      但是你们得让我们学管理学校的经验,回头我们也要自己开学校。
      杨正东愣了一下,没想到释行永是这样的计划,不过他完全没有一丝不满。
      人家能够这么明确的说出来,他反而觉得很真诚。
      “这没问题,少林办武校同样是弘扬武术文化,我欢迎还来不及!”
      杨正东当即表态道。
      “居士心胸开阔,贫僧也是佩服万分!”
      释行永也是真诚感谢。
      “不用客气,那我请诸位大师去在建的学校看一看!”
      “这是最好不过了!”
      当下杨正东和马千里还有曾厚,带着他们到职业学校单独划出来的武校位置转了一圈,释行永又参观了一下职业技术学校和希望学校,对于杨正东自然是大加赞许。
      能够毫无保留的建成这种规模的学校,而且实施的又是义务教育,释行永都是想象不到的。
      这需要多大的魄力才可以,反正暂时他们少林寺是做不到。
      常言道:行之为民、事之报国,真国士也!
      能够无私的将所有奉献国家教育,可以称得上是国士行为。
      虽不敢说无双,但相差也不太远了。
      “正东啊,你们真让我好找!”

第三百九十二章 传播华夏武术文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