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甚至连完整的故事线都没有,它是以时间线为准。
      前后三百年,在时间线的左和右,不断的串着一个又一个人物,跟葫芦藤似的。
      老爷子现在特意提这点,让唐云风心里有些摸不透。
      当初准备买版权的时候,他可也是在场的。
      “师爷,没有书胆的书该怎么说,您给指点指点呗!”
      金爷笑道:“说书呢,你得先分析书,再分析观众,就像我起先在魔都拿外国书,去大学里说,你知道其中道理么?”
      “把合适的书,说给合适的人听,是不是?”唐云风若有所悟道。
      金爷欣慰的点头:“对嘛,你这本书呢,虽然没有书胆,但行文措词还是很有意思的,我觉得老人不一定喜欢听,但年轻人兴许还乐意听,尤其是读过书,有文化的年轻人,所以呀,你回头再改的时间,一定要抓住这一点。”
      唐云风目光灼灼,体悟颇深。
      金爷又道:“成了,这是慢工出细活的事,你先使给我听听。”
      “好,请师爷指点。”
      唐云风收回心思,站起来准备开说。
      金爷突然一指舞台道:“上去,坐台上去,反正现在也没人。”
      “哎!”
      唐云风一个机灵,便跑到台上。
      台上一年轻人,台下一老头。
      于是,中午的书馆内,一老一小玩得不亦乐乎。
      时间缓缓。
      开场在即,观众们开始进场。
      半个小时多,场内已经坐无虚席。
      德芸书馆开业这么长日子,总算头一回坐满了。
      不容易。
      今天的观众也有特色,年老年少参半。
      不消说,年轻人八成都是奔着唐云风来的。
      因为他提醒师姑,打杭城回来,便将自己的名字写上了水牌。
      现在看来,多少还是有效果的。
      不错。
      站在舞台边的唐云风,台下未挪位置的金爷,瞧着心里都高兴。
      唐云风脑子里,不断琢磨着刚才金爷的指点。
      紧张倒不至于,就怕自己使得活让人笑话了。
      要知道,人家今天愿意来,这是观众们捧场。
      那明天呢,后天呢?
      书开了,后面能不能勾搭着观众再来第二回,第三回,这可靠得全是艺人的能耐。
      终于,时间到了。
      唐云风一抬步,踏上舞台,朝台下鞠躬,直接重新在椅子上落座。
      瞧瞧。
      评书门不但场子简陋,就连演出流程也简单得不行。
      但人家却赚着,比所有艺人还要多的钱。
      讲理不?
      谁知,唐云风刚一落座。
      台下除了掌声,还有不小的议论声。
      掌声来自年轻观众,议论声来自年老的观众。
      年轻观众就是瞧个新鲜,甚至她中不少人,都跟唐云风一样,大姑娘上花桥……头一回。
      说得是头一回,听得也是头一回。
      但年老观众可就不同了。
      人家可不是来追星的,而是来听活,听味道的。
      而评书门的艺人,为什么越老越吃香?
      关键就在于老艺人,借助自己的年龄身份,容易“压点”。
      评书重“评”,不想搞那么复杂,那就理解成“讲道理”吧。
      这世界上,人们只有听老人讲道理的,哪里有听十几岁小孩子讲道理的?
      没错。
      就是唐云风太年轻了。
      但好在他年龄虽小,但一身气场、风采还是相当不错的。
      江湖上的调侃儿叫“人式压点”。
      别怀疑,这在吃开口饭的行当里很有用。
      不然,可能有些倔老头,这会儿转身便走了。
      其实也不止艺人行当这样,现实中同样如此。
      想想那些对姑娘骗财骗色的渣男,有几个长得丑的?
      唉,可怜。
      没有一副好皮囊,连渣男都没得当。
      台上台下就绪,终于要开书了。

第268章 人式压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