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 可怜的大林[2/2页]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红色水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再看郭奇林,怕他更尴尬。
      郭德刚喝着粥,细嚼慢咽地吃着包子。
      “小宇,怎么样,跟师父这儿住得还习惯吧?”
      唐宇没来得及说话,王慧却开口了。
      “大林,昨晚上你没把你师哥挤下床吧?”
      郭奇林嘴里早已经塞满了包子,见大人突然发问,赶紧几口咽了下去,噎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抬起头来,一脸迷茫道:“没,没有吧?”
      唐宇瞧他这副可怜模样,哪里还敢说实话。
      “没有,师父师娘,我昨晚睡得挺好。”
      郭德刚仿佛信了,点点头没有再说话,继续吃早餐。
      而旁边的王慧,则脸上憋着笑,还没好气的白了大林一眼。
      知子莫如母。
      烧饼为什么跑掉了,她可是清楚得很。
      不过,她也确实心疼自己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见唐宇在帮忙打掩护,也就没有将话点破。
      父严母慈!
      可能这才是合理的家庭环境吧?
      吃完早餐,王慧送大林去上学,这个可怜蛋还在读小学四年级。
      郭德刚坐在椅子上,唐宇在旁边帮忙泡茶。
      “小宇呀,十年前我收你为口盟弟子,这么多年,你自己也学了不少本事,现在还愿不愿意正式叩我呀?”
      唐宇心中一喜,自己在相声专场这么卖力气,果然入了师父的眼。
      赶紧点头:“当然愿意啦,您收我就叩。”
      “哈哈,好,跟我来!”
      相声门的徒弟分很多种,有学徒、儿徒、口盟弟子、入门弟子等等。
      学徒跟学生差不多,是最生分的,要么交学费,要么帮忙做活,同时学些手艺。
      没有时间限制,你学一半走人也行。
      哪怕是出科之后,也不一定能拜师,当然你也可以去拜别人为师父。
      比如像小岳,早已经赐了艺名,但还是只能算作这一类。
      口盟弟子,就是口头上收为徒弟,对外也可以以师徒相称,但还没有正式的仪式,入不得家谱。
      只有入门弟子,才算是最正儿八经的徒弟。
      得晓知同行,宴请宾朋,举行摆知仪式,正式赐字,也得录入自己这一支的相声门家谱。
      以后徒弟扬名也好,败脸也罢,都跟师父有密切的关联。
      甚至可以说,师徒之间情同父子都不为过。
      不但得替师父传承师门,百年之后还得给师父师娘养老送终。
      其实真就是一家人了,一辈子的情分,割不断的关系。
      郭德刚心情大好,带着唐宇进了书房。
      屋内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唯独坐北朝南处摆着一张颇大的红木书桌。
      桌面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郭德刚也不言语,直接铺开宣纸,开始润笔。
      唐宇见状,赶紧帮忙研墨。
      纸已平,笔已润,郭德刚握笔沾墨,开始飞龙走凤。
      片刻后,雪白的宣纸上留下了八个大字。
      【云鹤九霄,龙腾四海】
      不得不说,郭德刚的字虽然算不上名门大家,但也颇有味道。
      “小宇,这八个字,是张先生在很早的时候赐给我的,你看看。”
      唐宇点点头:“意好,形也好!”
      “哈哈,意当然好啦,形嘛,你就别拍马屁了,我还不知道自个儿有几斤几两吗?”
      “嘿嘿,确实有味道嘛!”
      郭德刚又在旁边空白处,继续写下三个小字。
      【唐云宇】
      他放下笔,望向窗外的雪景,道:“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应情应景应时应人,好!”
      唐宇拱手道:“谢谢师父赐名!”
      “挑选个黄道吉日,为你们摆知。”
      “听师父安排。”
      还未摆知,这个名字就暂时不合适用。
      不过,唐宇心中又咯噔一下。
      你们?
      除了自己,还会有谁呢?
      莫不是蝴蝶效应产生了?

第二十四章 可怜的大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