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其中汉人只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李太平和大后方内外的商贸组织达成合作,只要是跟李太平对接工作的人,都可以减免一部分税费,这些人基本都是大后方当地的商户和地主。
这些人主要是给难民提供工作的机会,同时李太平给这些人提供减免部分税费,达到创造就业机会,进而稳定住整个大后方,大后方现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绝大多数难民没有就业。
很快整个大后方的难民进入就业的阶段,现在他们几乎天天忙着在工作和加固大后方的城防工作,接着是他们也回报整个大后方,大后方的商贸开始得到恢复。
李太平自己掌握住大后方的矿产开发,所以他才是大后方最大的财主,加上李太平本人无需向其他人缴纳其他税费,于是他就成为了大后方的首富,同也是大后方权势最大的人。
第四个问题就是难民的归属问题,北俄、强蒙和东韩这三个国家将近二十年的战争,已经使得绝大多数人回不去自己的家园,这些难民成了没有家园的人,。
没有家园归属的难民,也苦恼于身份的认同感,特别是他们在大后方享受不到跟汉人一样的权利,所以也会对大后方的汉人不满,从而造成了一部分隐患。
于是李太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宅田落户”的定居政策,就是大后方的难民们可以通过购买大后方境内的住宅或者田产,直接就可以成为大后方的合法居民。
大量因为战争和暴乱而闲置的房屋和田野,在李太平的“宅田落户”政策刺激下,它们被重新进入了销售的环节,起初这些房屋和田产的单价都很便宜,几乎很多难民只要辛苦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能够够买得起这些房屋地产。
而李太平同时还利用自己的财富,作为为多个银行的资金,专门借给难民们购买房屋和田产,他们不用担心借的本金问题,而是定期利息给银行就好了。
所以吴王通过“宅田落户”制度聚集更多人定居在大后方,他们成为了大后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后方的各行业都有这些新移民的身影,同时他们也是喜欢上了这位治安官。
一系列操作下来后,困扰李太平的四大问题就被解决了,大后方从混乱不堪的局面,进入现在有秩序的局面,再从收入生产一般的边境城市,迅速崛起为大后方境内第二大经济城市,也成为了李太平的隐形钱包。
接着李太平还要跟造成这个人局面的人进行一次会面,北俄、强蒙和东韩这三个国家的贵族和统治者如果还在打仗,那大后方就要不断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去培养北俄、强蒙和东韩这三个国家的难民。
所以李太平这次主动跟北俄、强蒙和东韩这三个国家取得联系,主要是想要劝北俄、强蒙和东韩这三个国家进入休战期,给大家一个喘息的机会,凭借着李太平的诚意,三个彼此征战的国家终于停战了。
第314章 大后方的局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