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在大军盘旋了武凉几日之后,便收起了行当,急速行军返回草原,开始准备迎接冬日可能会来的灾难。
      拓跋离在给黄汉三和一众官员一个大致方案后,最终留在了武凉。
      他在等待着一个东西的出世,一个足以颠覆阶级的东西。
      一座大堂内,十几个人屏气凝声的立在堂下,看着略微有些颤抖的拓拔离,心中忐忑不已。
      他们摸不准拓拔离现在的想法,只能希望造出的东西符合拓拔离的要求。
      拓拔离目光灼灼的看着堂案上的纸,墨触即离,不渗不浊,顿时内心一阵狂喜。
      他走下案台,“凡是参与此纸制造者,皆赐百金。”
      台下众人闻言,当即跪下谢恩,随后激动的被安排下去领赏。
      “可汗,是不是赏的太重了些。”者力伯侧到一旁道。
      一张纸,还是拓跋离已经告明了材料制造出来的,如此看来,确实有些重。
      拓跋离摇摇头,“这件东西,将是我们日后对抗门阀的利器。”
      者力伯听的一头雾水,虽此番纸张确实比竹简更加便捷,可单凭这薄如蝉翼的纸,如何能对抗门阀。
      拓跋离笑而不语,自先秦至大唐,朝堂之官向来皆是士族门阀的专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底层的修身,既需读书明智,也需先人领路,便是士才能有的特权,对于平民百姓,断然没有机会。
      虽隋朝开辟科举,然知识依旧是垄断的,知识只在豪族之间传递,而仅仅满足温饱的闾左之人,对于获取知识的代价,实在是承受不起。
      故而就算有凭借科举而上者,大多也是门阀支持,当官之后依旧为门阀服务。
      门阀子弟有专业的老师,有经验的长辈,科举制的赛道依旧是他们的主场。
      直到宋朝,纸张革新,知识的价格下来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变成事实。
      可以说,黄巢没有杀尽的门阀,却是叫这一张小小的纸结束了他们在朝堂上的统治生涯。
      当纸张在这片大地扩散开来,科举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总有大毅力,大聪慧者付出艰辛,抄阅书籍,跳过龙门。
      届时,门阀对于知识的垄断,就如马其顿防线一般没有意义。
      “命工坊大加制造此番纸张,将纸张控制在一文钱一张,并令文阁院抄录我朝官书,一定要每一个县都有固定的贩卖点。”
      者力伯闻言有些犹豫,却还是未曾言语,领命而去。
      愚民向来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的,书是先人之经验,总有人会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开智。
      拓跋离不愿意要一个满是傻子的国度,唐朝之所以绚烂多姿,正是因为包容万象的自信国格。
      拓跋离虽不敢碰瓷唐太宗,却也有一个统治者该有的自信,更何况,一旦天下文风形成,对皇族的威胁微乎其微。
      可门阀在这般的冲击下,他们的统治网破裂,便也只能迎来寒门的称号。

第312章 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