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5章,吕不韦与吕布[1/2页]

万国时代我能召唤千古群雄 霸皇盖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九洲大陆,能够使吕布尊敬而又害怕的人不是没有,只是数量非常少。
      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人,就是吕布的授业恩师,白虎战神冷无双。
      另一人,就是吕布的兄长,吕不韦。
      没错,就是秦始皇的假父,大秦丞相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末年时期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
      他原为韩国的大商人,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一天,吕不韦贩货于赵国的邯郸,碰见秦国人质异人(后改名子楚),以为“奇货可居”,就选择和他结交。
      在打好关系后,吕不韦便劝说子楚去结交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若借其力可以成为安国君(秦昭襄王之太子)之继承者。
      之后,吕不韦资助子楚千金之财,使其回归秦国,又以五百金购得珍宝,献于安国君的宠姬华阳夫人。
      后来,华阳夫人果然劝安国君立子楚为嫡嗣。
      昭王卒,安国君立,是为秦孝文王,不过赢柱服丧满一年后,只登基三天就挂了,于是子楚立(公元前249年),是为秦庄襄王。
      自此,秦庄襄王便以吕不韦为丞相,封其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有喜宾客和著书立说之风。
      吕不韦因为秦国强大,其他六国都不如也,便广招天下贤士,给以厚禄,至食客三千。
      在那个时代,荀子等人已经因为著书而闻名天下,吕不韦便使宾客人人各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计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号日《吕氏春秋》,亦称《吕览》。
      该书大约成于,公元前二三九年,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并兼顾名家、法家、墨家、农家、阴阳家,集先秦各派之学说,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为秦统一天下打下了思想基础。
      据传,该书成后悬于秦国国都咸阳城门,悬赏纠误修订,有能增损一字者,赠予千金。
      可见此书之谨严。
      不仅如此,《吕氏春秋》的价值更是保留了先秦农书,该书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是专讲农业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论述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农业方面的政令,还讲了很多的农业技术问题,例如提倡力耕疾作,精耕细作;
      重视农业,适令播种;
      加强农田管理,间苗、锄草、灭虫;
      实行台田,排水洗土,治理盐碱以及重视农具改革等。
      可以说,《吕氏春秋》应视为中国现存最古的农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且,因为秦王嬴政,也就是以后的始皇帝,他在登位之后,因为年纪过小,便将一切国事皆委于吕不韦。
      吕不韦掌政后,总揽整个秦国的大权。
      在政治上,大赦罪人,任用秦庄襄王时期的功臣,施德骨肉,布惠于民,广交宾客,招贤纳士,收李斯为舍人,收郑国以修水利。
      在军事方面,吕不韦任用蒙骜为将军,出兵攻打韩、赵、魏,灭东周,取韩之成皋、荥阳,置三川郡;
      收魏二十城,置东

第265章,吕不韦与吕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