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农村乔迁新居的习俗,不能空手入宅,手上要拿一些贵重的物品,更不能踩门槛。
      早上五点多的时候,王寻便被母亲喊醒,洗漱之后来到院子里。
      天气阴冷,早上的温度更是低,风跟刀子一样刮得人脸生疼。
      院子里站着他一家子,还有几个来帮忙的邻居,地上放着一担满满的米和谷子,以及两盏贴着红纸的煤油灯和其他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要外人帮忙挑进去,主家人走在前面带路,挑货的外人入屋,还要说些吉祥的话语,然后给个红包。
      时间到六点整,父亲在前面念叨了几句吉祥话,然后带着他们一家子进入新居,后边是帮忙挑货的邻居。
      把东西放在大厅里,父母给他们这些儿女每人一个小红包,帮忙的邻居另外给个大的红包。
      完事之后,手捧着早已准备好的鸡鸭贡品,带着王寻他们三个儿女,到村里的祖宗祠烧香祭拜,告知王家各位列祖列宗自己乔迁新居,随即烧了一挂鞭炮就礼成了。
      回到新居的时候,天色已大亮,王寻连早餐都懒得吃,躺回被子里,继续补着觉。
      一直睡到十点多钟,客厅的嘈杂声把他给吵醒了,浓浓的菜香味弥漫着。
      王寻自床上走下,凑近窗户往下看,两个村子大厨带着徒弟正在忙碌的烧制着宴席的菜肴。
      院子内外都摆满了桌椅,目测只有十几桌,隔壁的空地上停了不少自行车和摩托车。
      走出房间到杨志强借宿的房间,想看看人醒了没有,却发现门是开着,人不在房间里边。
      顺着楼梯走到一楼大厅,看到了整个大厅里满是人,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不少是他家的一些亲戚。
      其中有大半是当初父亲住院时,帮衬着大伯家和爷爷指责自己的那些亲戚。
      王寻原以为他们应该不会来参加自家的乔迁新居酒宴,没想到他们还是来了。
      难不成真应了那句,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谚语。
      看到他从楼上走下来,亲戚们都热情地打着招呼,丝毫没有以往那咄咄逼人的嘴脸。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寻笑着点了点头,却并未想留在大厅跟他们坐下来聊天。
      对这些势利眼的亲戚,他一向敬而远之。
      不远处的母亲见他要往外边去,急忙开口喊道:“小寻,过来跟你舅舅们坐坐……”
      王寻抬眼望去,只见饭厅那边,母亲的娘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嘴里说着本地方言。
      母亲是外地人,他们本地的方言,他是一个字都听不懂,但现在普通话普及,交流起来应该没有障碍
      王寻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在母亲身旁坐下,极为乖巧地喊着一遍。
      前世因为母亲的娘家太远,来往很少,只有是遇上大事才会过来,所以并未有太多的交集。
      “小寻都长这么大了,上次见他的时候还这么高吧!”大舅一身西装,梳着大背头,一副暴发户的打扮,比划着手说道。
      "是呀!上次见他的时候,也才到我胸口呢!这么快就长这么高了......"二舅也附和着。
      听着他们那半吊子的普通话,王寻强忍着没笑出声来,不停地点头。
      从他们的话里,他知道外婆家前两年拆迁得了不少人,大伙都搬迁到了城里住,也在城里做起了生意,赚了些钱。
      王寻看向母亲,见她脸上难掩尴尬和失落,便知道这些娘家人乔迁新居的时候,并没有通知她,不知道是不是嫌弃有她这个穷亲戚。
      再看这些亲戚言行举止都透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他们充其量就是一群暴发户而已,搬迁进城里,真觉得高人一等了?
      当母亲问道外公外婆怎么没来时,他们的解释都是路太远,他们坐长途车会晕车。
     &nbs

第162章 乔迁新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