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5章 怒江之巅[2/2页]

丰碑 吴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总不能去惊动长眠在此处的烈士啊!”佟传毅说着,率先走到那块石碑前。
      这是一块倒在地上的石碑,由于埋在地上时间太久,石碑几乎被泥土包裹住了。
      “我们一开始发现这个石碑的时候,把它当成了一块普通的石头,因为被泥土包裹得太结实了,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个啥。本来我们想要把它铲走的,幸亏我提前让挖掘机停一下,去看了一眼。刘晓兵同志,您看看,是不是烈士的墓碑?”佟传毅问。
      刘晓兵走到近前,用手一点一点拂去了石碑上的泥土。
      当云南当地特有的红色土壤被拂去,一行方正浑厚的字迹便映入了眼帘。
      虽然已经被岁月磨去了棱角,但仍可以辨认得出,上面废的一行字是:“中国远征军第一零三五师三零五团营长,庄卓远”。
      果真是烈士!
      刘晓兵立刻后退,深深地向烈士鞠了一躬。
      佟传毅和其他工人们,也纷纷向烈士敬礼。
      这又是一位中国远征军的可敬烈士,七十年的尘土掩埋,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默默地等待着家人的出现,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若不是修路工程的进行,不知道这位烈士要在这里长眠多久,他的家人们,又如何翘首以盼,等待着他的归来。
      刘晓兵把电话打给陈四平,告诉了他这边的发现。陈四平立刻喊上了相关部门的两名员工,一同驱车前来与刘晓兵会合。
      佟传毅也急忙上报上级,暂停工程,以便让刘晓兵等人先进行烈士遗骸收殓。
      “英魂回家”网站和直播软件同时发布了关于庄卓远烈士的信息,和寻亲启示,很快,刘晓兵就收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庄卓远烈士的亲人,找到了!
      庄卓远,中国远征军第一零三五师三零五团营长。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战四次,四次战役,均立功。
      1942年,日军攻陷缅甸后,入侵滇西。中国远征军绝地反击,怒江阻击战打响。
      1944年5月,部队渡江前,负责侦查敌情的庄卓远被敌人发现,慷慨就义。
      他离开家的时候,唯一的女儿庄秀萍,才八个月。
      庄卓远的妻子,在女儿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世前,妻子把所有跟庄卓远有关的资料,都交给了自己的哥哥。
      庄秀萍,是从小看着父亲的照片长大的。
      对于母亲,她尚且还有一点印象,但对于父亲,她却没有半点印象。
      庄秀萍基本上,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舅舅王连喜经常会给她讲抗战的故事,每一次,她都把故事里的解放军叔叔想象成自己的父亲,听着听着,眼睛就变得泪汪汪的。

第175章 怒江之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