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芬活着没有动力,就快得抑郁症的时候,她捡到了一个孩子。
她把孩子送去了警局,结果却得知警局这边有好几个被弃养的孩子,因为乡下没有福利院,得送到市里去。
但是市里的回复是,福利院孩子太多了,再送来没法照顾。
警局这边也没辙,只能把几个孩子分一分,由警员带回去先养着,同时再去联系其他福利院,看看有没有能收孩子的。
谢芬把孩子送来时,警员们都快崩溃了,尤其是那几个带孩子的,看到孩子就怕。
这时候就有一个警员抓狂抱怨:“这要是咱们镇里有福利院就好了。”
谢芬就是听到这么一句话动心了,她想养孩子。
于是,她当即向警官咨询了一下如何申请开福利院,警方知道她的想法后那是相当的支持啊。
那个时候的谢芬自己攒了不少钱,因为和家里断了关系,也无儿无女的,花销少。
当然,还有就是镇里需要这个福利院的存在,所以可以说是一路给她开绿灯吧,甚至还扶持了一下。
房子是大队上提供的,床啊那些是书记联系批发的,都是最低价。
然后还帮谢芬去申请了zf扶持,有几个孩子就有相应的补助。
谢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院长。
虽然渴望当妈妈,但是实际上没有当过妈妈的她一开始真的很头大。
因为被丢弃的孩子大多都是婴儿,就一生下来,哦,女儿啊,然后就丢出去了。
才几天的孩子,只能喝奶,然后屎尿也是没规律的。
谢芬当时有雇几个老阿姨帮忙,就四五十的大姐,有带孩子经验的。
老阿姨们懂得多,谢芬跟着她们学才慢慢上手,带孩子越来越有经验。
都是一些只会吃喝拉撒睡的娃娃,一开始照顾起来确实比较轻松。
就泡奶粉,换下尿布片就没别的,大多时间都在睡嘛。
随着孩子长大越难带,加上阿姨们有孙子啦,得回去帮忙带孩子,福利院的人手是一换再换的。
就铁打的院长,流水的阿姨。
再后来,阿姨换啊换的,变成了和谢芬一样无法生育的女性,她们不是为了钱留在福利院,是为了孩子留下的。
她们都把福利院的孩子当亲生的抚养,这也是每个孩子性格活泼开朗的原因,因为孩子们是得到了母爱的。
再后来,院长妈妈捡到了戚小怜,福利院的孩子越来越多。
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吧。
然后到了初中就开始住校了,腾出位置给新的孩子们。
孩子一批批地来,一批批地走,每一个都很努力,虽然有些天赋不好,但都是脚踏实地的实诚人。
其中,戚小怜是所有孩子里最出众的一个。
从小就跟公主似的,长得可漂亮了,然后智商也超高,老师讲一遍她就听懂了,考试一直都是满分。
而且这孩子特别乖巧懂事,在福利院就跟小大人似的,会帮忙照顾其他孩子,会教导其他孩子学习以及培养
第221章 中二心早就歇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