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1章 帝王之姿[2/2页]

大唐极品傻皇子 丑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可是...
      这只是一部分的国家货币发展情况,并非代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货币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就比如...
      曾经在商周朝代之时,就有用过‘贝壳、龟甲、矿石等物件,当做是通用交易的货币存在!!
      贝壳货币——哪怕在龙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占据了足够的比重。
      从那象形文字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龙国文字发展史中。
      那大多数与价值有关系的文字,基本都有‘贝在旁。
      便是因为在那原始部落社会开始,‘贝...
      便代表了财富的象征!
      “陛下...那绵州的境况穷苦凋敝,牧刺史一是调度大量拨款,二是出此策补贴财政空缺,再加上其在地方执行的各类州事...”
      杜如晦眉头紧皱,断言道:“操之过急,拔苗助长,恐怕祸大于福,不容乐观放任!”
      他能理解皇上想要借此考验对方一番的想法,所以对其行事宽容大度,暂时未给予深究。但...
      也应该有个度量才是!
      这关乎的,可非他绵州刺史·牧禅一人,稍有不慎遭受其苦难的,可是那绵州数万名百姓啊!
      “呵...朕说了,暂且无妨,静观其变便是!”
      李世民站起身,负手而立的正声问道:“若想脱胎涅??,岂又能不伤筋动骨?!”
      “绵州的境况由来已久,不仅是困扰一方百姓,也困扰这大唐满朝文武!”
      “他牧禅新官上任,便决议大刀阔斧,行事高调的执行各项政策,所为何事?”
      “难道,仅是为了夺人眼球之举吗?!”
      “他如今身为绵州刺史,那一言一行所关乎的,可是同那绵州数万百姓相连!”
      “牧禅他哪怕不在乎它人如何,但定然也要考虑自己的福祸安忧!”
      “若他是那贪生怕死,不堪重用之人,定然会老老实实的屈居在那绵州境内一年,不敢行任何逾越过分之举!”
      “可他既然反其道而行之,行如此惊人之举,定然已是将自身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为那绵州做些改变之举!”
      “暂且不论那结果,具体是福是祸!”
      “他既然敢做,决议让其成为绵州刺史这等要职的朕,难道还不敢成全吗?!”
      李世民一手指天,霸气尽显的喝问道:“我堂堂大唐王朝...”
      “难道就连那容忍臣子试错、犯错与纠错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牧禅作为绵州刺史,可是朕亲自御赐钦点的所用之人!”
      “朕给他任那一年刺史之期,便是让他不再拘束在长安这等鱼龙混杂之地,彻底放开手脚行事!”
      “且别说,仅是那小小数万百姓的绵州!”
      “哪怕是将这苍天被其捅破了个窟窿,又有何妨?!”
      听到此言的杜如晦脸色不禁一变。
      他能明白皇上对牧禅给予厚望,并想要趁此看其子可否能堪大用。
      但他没想到...
      皇上这可是在摆明了,要绝对纵容到底的态度了啊!
      一年之期...
      任由其发挥不给予任何管束,甚至还支持其肆意妄为!
      这...
      那牧禅确实有诸多不凡之处,但又值得如此放任吗?!
      可李世民对他没有避讳,且已作了明确的表态——哪怕那牧禅到时真将这苍天捅破,皇上也会亲自出面修补!!
      身为臣子,他明白此时哪怕心中再有任何异议,也没有任何好争辩进谏的了,如今只有听从皇上吩咐——暂不处理,静观其变!
      但那牧禅...
      并不愿意为太子·李承乾所用,并与其结下深怨这一点,就不得不让杜如晦对其仕途的发展,有些许警惕。
      待杜如晦离开御书房后,李世民才从案台下取出六、七封已拆开观阅过的密函,重新阅读起来。
      其中的内容...
      正是那陪伴在牧禅左右的‘御史·恭大锤从绵州送来的密函。
      同绵州百官添油加醋进谏的奏折内容不同,那‘皇上第一、老子第二的尉迟恭亲笔所写的密函之中,有这么一句让他颇为在意:
      [...刚柔并济排众议、不惧强权得民心,虽年纪尚幼,却已有帝王之姿!]
      “帝王之姿...”
      李世民手指抚摸着密函上的这四个字,轻声喃喃了一句。
      他自嘲的笑了笑,自语道:“作为真龙之子,自然有那帝王之姿!我李世民的儿子,又怎是那平庸无能之辈?!”
      说这话时,他嘴角却已不知何时翘起,表情欣慰不已。

第201章 帝王之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