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去丰城出差,中秋回家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叶燃坐在从凉云市转丰城市的火车上,在家庭群里发微信。
燃燃超级燃:【我中秋不回家了哈,要去看项目】
妮妮:【厉害了,女婿没带回家,自己也跑路了】
妮妮:【虽然没有男朋友,但也不至于没脸回家过节】
叶燃被噎得够呛,王彩妮继续发消息。
妮妮:【这次去哪出差?有没有同事一起跟着?到地方有接送的人吗?出差在外要小心,别总马马虎虎的】
可算是说了句顺耳的话,叶燃在群里打字回复。
【去丰城,在四川这边,就我一个人,不过之前我来过一趟,对这个地方还挺熟的,不用担心】
这时叶成儒在群里说话了。
一加一大于二:【丰城我有个师兄在,你过节的时候去找他吧,不然太惨了】
师兄?
燃燃超级燃:【爸,你什么时候在丰城还有个师兄?我怎么不知道?】
一加一大于二:【我以前上学时候的,他是丰城人,等我回去找找他的联系方式。】
叶燃在微信群里回了个【好】,就把手机锁了屏幕放在床边。
这次她仍然买的是软卧车票,只不过她没方谦一财大气粗可以买那么多张,她只买了一张下铺,她的上铺空着,对面坐着一对儿小情侣,正在嘻嘻哈哈地看电影吃瓜子。
虽然很吵闹又很不礼貌,可叶燃却生出一点羡慕来。
像方谦一那样的人,绝对不会干这么掉价的事吧?
她摸了摸胸口,伴着自己的心跳,一枚华丽的钻戒就坠在她的胸前,它寒凉刺骨、价值不菲,就像它原来的主人一样。
这种东西,她这种普通老百姓配拥有吗?
叶燃原本自信地以为,只要两人相爱,没什么配与不配,可此时此刻,她却动摇了……
她配吗?
好像无数事实都在告诫她,要及早收手……
——
按照原计划,叶燃来丰城,要先找到丁柯,从丁柯下手,说服他让出产业园的控制权,其他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但是丁柯在哪,叶燃并不知道。
但还好,真的要找也难不倒她。
像丁柯这种泰山北斗级的数学大牛,一般都会在市里面的数学家协会挂名,叶燃先从官网上搜索了下,发现丁柯还在丰城当地的高中做数学老师,顺着这条线索,她在丰城一中的官网上查到一个新生入学和任职班主任名单,丁柯的大名赫然在列。
得来全不费工夫,叶燃查好一中下午的放学时间,就来校门口勘探军情。
和北京放飞孩子、捆绑家长的教育模式不同,丰城的教育是孩子们在真刀真枪地比拼争夺,家长负责后勤和内务。一中校门口,每到饭点,就会被来送饭的家长和外卖小哥围得水泄不通。
一中是全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让出校门,只能贴在大铁门上,伸着胳膊去够饭盒,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娃,不免唠叨病犯了,大声提醒。
“瓜娃子,没得个王法了!老斯给我打电话说你丁老斯的课都敢不好好听!再不好好听课,我敲掉你的脑壳子哦!”
这是比较凶悍的家长,还有比较溺爱的,就比如叶燃身边的另一位。
“乖宝!鸡蛋别忘记吃了撒!!你外婆做了好几个小时用来给你补脑子的撒!!吃完快去桑课哦!可不能次到啊!”
这夹杂着川蜀地区方言的关心与叮嘱格外生动,叶燃拉着身旁一个面善的家长问:“请问,刚刚咱们说的这个丁老师就是丁柯吗?”
那家长一口浓重的方言:“你似哪个咯?”
叶燃为了迅速融入环境,勉强囫囵了几句四川话:“窝似歪低的哦(我是外地的),赖达挺下哪个老斯好呦。(来打听下哪个老师好)”
“哎呦,那肯定是咱们一中的丁柯老师最好啦!”
另一边一个比较健谈且能说普通话的阿姨热情地给她普及:“丁老师之前可是在清华教书的呦,那教高中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他一年能带好多娃子上清华北大哦,门槛都被家长们挤破啦!”
国内数学界数一数二的人物,教高中生确实手到擒来,甚至有点浪费。叶燃问道:“那他现在就在学校里面吗?”
“对呀,每个星期三晚上丁老师要在大礼堂开大课的,他肯定在的呀。”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正好是周三。
所以,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叶燃怎么混进学校找到丁柯,和他当面谈一谈。
正在思索之间,她远远瞥见一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偷跑了出来,穿过马路,走进了暗巷。
——
即便再好的学校,都会有那么几个差生,喜欢翘课溜出去玩,特别是封闭寄宿制的,青春叛逆期遇上最煎熬的圈地禁足,反抗情绪会格外高涨。
叶燃一路跟着那个偷跑出来的学生,打算上去问问从哪可以偷偷溜进学校,却发现那孩子一路到了巷子尾的一家面馆,咽了咽口水,敲了敲后厨的门。
“哥。”
男孩声音刚落,后厨的门就打开了,门缝里快速伸出一只布满青筋的手臂,递给男孩半碗别人吃剩的面,然后“砰”地一声又把门关得死死。
巷口空无一人,那孩子像是好几天没吃饭,贪婪地猛吃起来。
风卷残云之后,他用校服袖子抹抹嘴,把碗和筷子放在了门一侧,对冰冷的门悄悄说了句:“哥,那我走了。”
门内没任何回应,男孩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叶燃来不及躲闪,与男孩碰了个正着。
那男孩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但又仿佛不是第一次被撞见,他低了低
“女婿没带回家,自己也跑路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