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迟来的租约[2/2页]

田园女讼师 江山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问题重要吗?”
      “先找荀娘子吧,把这事问问清楚。”柳华年无意识的扒了几口饭,方咬牙道,“无论如何,我们往后再不能跟乔师兄有牵扯,大不了书铺不开了,有那些钱也够生活的。”
      从荀氏文房被卖掉后,荀娘子便领着儿子回了乡下老家。
      荀家老家与桑林村离得甚远,景致却是一样,葱茏的桑林,整齐的稻田,虫鸣声声,也许是刚刚下过雨,地上湿漉漉的。
      柳华年同桑雾坐了牛车,一路观赏着田里的风景。不久,就察觉到车子晃了一晃,一个轮子陷到泥里去了。
      “哎呀,不小心,不小心!”
      赶车的老头儿轻车熟路的开始将轮子从泥里拔出来,桑雾在一旁看,不久也前去帮忙,所幸林桑雾小姑娘出身农家,身体素质颇高。桑雾同老者收拾了半天,终于将车子完好无损的赶出来了,她听到一声牛叫,接着是牛蹄踩到泥地里的声音,没来由的得一阵心安。
      桑雾接着觉得有人在看自己,她回头,就见不远处的树林里青翠欲滴,却没有任何人影。
      柳华年早顺着桑雾的目光看过去,一无所获,于是含笑问道:“怎么了?”
      “桑林里有人。”
      “呵,兴许吧,有人干活呢。”
      “不见得。”赶车老头看了看四周,低声道:“兴许是山匪。”
      “山匪?”柳华年顿时兴致勃勃起来。
      老头儿很上道的边赶牛车边絮絮道:“话说四十年前,正是两朝交替,战乱之时……”
      接着,两人就听老者绘声绘色的说了一段“义军残部流窜记”,据老者的记忆,在四十几年前,他还是个青年的时候,那时候天下大乱,义军林立,在江陵一带有一支失败的义军残部,他们流窜到了附近的山林里,靠着打家劫舍为生,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嘿,前不久老寨主的孙儿过满月,还要我们随份子呢。”
      “那,随了?”
      “可不嘛,刀架在脖子上,倒是敢不?”
      “那这寨主也太坏了吧,能起义,必然是壮丁了,在山里栽树种果也是能活下来的啊。”
      “不敢胡说。”老头儿望望四周,却也没有喝止的意思。
      “朝廷就不管?”
      “早先天下初定,都忙着查探人口种田养桑了。前几年倒是开始管了,可负责的捕快不顶事,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好在没惹出人命,县老爷便也放着,不过如今,嘿!知道不,我们这儿出现了一位侠女。”
      “侠女?“桑雾顿时凑了过去,“是个姑娘吗?”
      “嗯!武功高级了,领着几个衙役将那帮土匪揍的四处乱窜,都不敢出来啦。那姑娘好像是县令大人家的,人长得精神,待人也和气,我们这儿的小孩子都很喜欢她,还有几个要跟着她去打土匪。”
      “姑娘也能这么厉害啊。”桑雾顿时觉得前途大好,这个时代,貌似有能力的女生也可以很好的活着。
      老者顿时责难地看了桑雾一眼,半晌觉得不对,忙咳嗽一声,“姑娘怎么了,大长公主知道不?就是先帝的亲妹妹,昭公主,如今的国都关中一带,还是昭公主当年打下来的呢。”
      “您也知道昭公主啊?”
      “嗯!“老者面带得意之色,喜滋滋地道,“当年小老儿离家讨饭吃,路遇到叛军,就是因为昭公主的驸马才平安回来的。”
      柳华年方觉得不对,“老人家从前是做什么的?”
      “说书的,“老者一挥牛鞭,气势恢宏得道,“我能说全本的《大演义》,客人要听不?得加钱,”
      “要!”
      老者口中的《大演义》,指的是由前朝建国初,一直到两朝交替时的人物故事趣闻,其中多为野史,所说的人物也大都有虚构成分,但故事详实,节奏明快,因此老者刚说了个开头,便引得柳华年拍掌叫好。
      桑雾却总觉得身后有着一双眼睛。她循着目光望去,就见桑林青翠,道路泥泞,再无旁人,然而那种感觉,人的第六感总是不会骗人的。若是按照柳华年的说法,桑林里有人干活,那么看到有人来时,应当只会看一眼便继续干活,如何会这样持久而隐隐约约地盯着人看呢?
      “哈!妙极,妙极!桑雾?”
      桑雾回头,就见说书的老者正一脸希冀地盯着自己,她于是温和的笑,“我在听,老人家说的真好。”
      老者于是拈须而笑,面带得意之色,接着,身子一晃,一头向地上栽去!
      桑雾一把抓住老者的手腕,将他拽了回来。
      老人家反应过来,一甩牛鞭,喝令老牛停住。
      牛车在田地上猛地一晃,接着像被钉在地上一半,动不了了。

迟来的租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