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立涵猜测得没错,尚青竹心里的天平偏向返回家乡。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重回靳江县的中学就职话,不仅具备相应的条件,还熟悉家乡的环境。工作应该能开展得相当顺利,更何况,在尚青竹心中,乡景、乡音、乡情从未淡忘!
尚青竹感觉在东海市唯一的牵挂,是荣立涵!无论姑娘做出留城还是跟他返乡的选择,他都会尊重!他相信自己,只要双方不放弃感情,在合力打拼之后,可以把荣立涵一家接在身边照顾!
因此,尚青竹决定给谭健拨打电话,表示要归乡任职的心思,预备加入这年的招考行列,返回第三高中重新执教。
谁知这样的打算刚说出来,就意外地被谭健劝阻了!
“谭校长,您不建议我回乡?我……回靳江当老师不好吗?”尚青竹迷蒙中,有一种被家乡抛弃的孤独与落寞。
一直给予关心与支持的校长怎会不欢迎他回乡呢?
通信那端,谭健用微笑压下心中的无奈与不舍!“我和丁老商量过,觉得你应该更多考虑留在东海!”
“……”
尚青竹的沉默中,谭健缓缓说明与丁贤隐的相同思量。
一个很客观的原因,是靳江县实在因为地处过于偏僻,连年来常住人口在不断下降。
当地传统农耕方式已渐渐加速被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替代!大量闲余出来的劳动力正不断移居交通发达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学龄段人口随家庭迁出,加之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靳江县高中生源已大幅减少。现有教师队伍已出现冗余。县里短期内将不再考虑增招教师。第三高中亦将在第二年全校转轨为职业高中,以更多样化的职业课程提高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我怎么没听说,也没注意到呢?”尚青竹听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纳罕中喜忧参半。
谭健笑道:“你这个傻伢,一心只顾教书、读书,不留心大环境,丁老在这一点上可批评过你呢!”
尚青竹想起了,自己今年拜访丁贤隐的时候,老前辈一方面赞赏对他专心学研,实现连续三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一方面却对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教育之外的改革与发展信息知之偏少提了意见!
那时,尚青竹还一心认为,等自己毕业出了校门、重新任职后,再了解、观察实事不迟。谁知,短短三年校园“象牙塔中的生活”已让他忽略了高速发展时代带来的惊人变化!
“希望你能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更多地学习、见识与锻炼,也是我和丁老想你留在东海的另一个原因!”
谭健为尚青竹深析:靳江县受限于自然客观条件,就算网络信息技术日渐发达、电教设施设备不断增配,可因为地理环境仍然相对封闭,创新发展教育教学一直存在难以打破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如让刚刚毕业的尚青竹留在东海,多看、多学、多积累的同时,可以凭借实践经验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与信息向家乡传递与分享。
听到如此的说法,尚青竹感觉心中天平在晃动、在向另一端倾斜,偏念家恋乡的不甘心又让他挣扎着嘀咕了一句:“谭校,您和丁老是打算让我在东海当卧底教师?”
谭健乐了:“要真能为家乡做些贡献,你当个卧底老师何乐而不为?我还筹划着,等将来你工作稳定了,在网上给第三职高的学生远程上上课,多讲些外面的新消息、新发展,包括你以前那样给职高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行业故事、行业发展、行业新闻!”
他这样的话,不断推动尚青竹重新考虑自己的求职方向,
第118章 放飞放练放翻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