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一边安慰着尚青竹,一边指着按键告诉怎么使用一体机,谭健这才站到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身边。
“谭校长……”尚青竹看谭健的表情,知道他看见了刚才的情况,心里有委屈又有愧疚,张了张口,欲言、难言,索性抿了唇,低头不语。
樊勤想帮尚青竹开口,谭健却一手一人按了两个年轻人的肩膀:“吴校长说得没错,不但这些先进的机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做老师的,讲话习惯也要改变,包括我自己……不要认为我们从小就长在这里,讲话就是这个样子。先进机器没有见过不会用就是正常的。科学技术在发展,文明程度在往前面走,我们自己跟不上,怎么带着学生往上呢?”
“谭校长!”尚青竹以为会有安慰,不想,却是谭健以身作则,更明确的要求。
谭健笑着看他:“小尚,我们的口音和口头禅,都要改一改。现在,我要交给你们两桩任务。”
“什么,谭校长?”
“第一件,回办公室后,告诉全体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从明天起,来监督我们校领导说普通话。发音不对、不标准,都可以直接提出来,由你们做我们的老师!”
“……噢。”
“好!”
“第二件,学校马上要开展推广普通话专题活动。小尚,我要你带头负责这件事情。小樊,你普通话不错,和王惠芸配合一下小尚!”
“好!”樊勤挺了挺兴奋的胸脯。
尚青竹却感觉脸上发烧,心里不情愿:“谭校长,我普通话不好,口音还重,又不会用一体机,不如,让樊老师和王惠芸老师负责,我给他们打打下手吧?”
谭健不答应:“小尚,你是语文老师,工作中对普通话的要求本身就比他们数学与物理老师更高!你以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是不会往后面缩的。我希望,你不要情绪化,能把积极的好状态保持下去!”
——
国庆节来临,中小学放假了。
尚青竹乘坐回乡的班车,往青沙乡去。
一路上,听着同车的乡里乡亲热闹地说着、聊着被吴业平称作是“又粗又俗”的土话,他心里郁塞!
对于学习一体机、电脑的使用,他心甘情愿!可是对于“必须全校严格推广普通话”这项工作,他不以为然,直到这会,还是感觉没那么要紧的!
不管是中师、罗桃中学,还是乡里、村里,近几年来,年年都是做过推广普通话宣传的。
可宣传是一回事,学校师生与乡里乡亲讲话,还是不会顾忌什么,该怎样讲还是怎样讲,甚至对说普通话带着一种排斥的心理!
尚青竹在中师读书、要考普通话等级证书的时候,为了练口音与发声,回到村里也努力讲着普通话,让叔婶与堂妹大感别扭。谁也不愿意接他的话茬。村里人听着,也嘲笑他在“撇汤”——假模假样装时髦,学没有上完,心倒大,想到大城市去咧!
而刚进罗桃中学的时候,他为了做好语文教学,也曾坚持说普通话,还被郑卓余、“花腔程”嫌弃,说他这个“扑通话”实在听着“撇汤”“不逮劲”,不如不讲,惹得学生们笑成一片,又让郑卓余扯了粗哑的嗓子发了一顿土里土气的脾气,骂着学生“一个个么有样子……脸皮比牛皮还厚……猴崽子给了三分颜色就开染坊!”
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乡音乡语是多么亲近多么让人放松的,为什么进了县城高中任教,就要做出改变呢?
“乡音无改鬓毛衰。”靳江县城,是大部分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家乡,乡音亲切,更能拉近感情,为什么在校园内就不能讲呢?学生只要会普通话不就可以了吗?难道因为吴业平操了一口相对标准些的普通话,全体教师就必须与他一样吗?为什么,作为正校长的谭健,也要顾着面子,去勉为其难呢?
带着这些不甘心与疑问,尚青竹眼前渐渐模糊,靠着车窗,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80章 需变需学需掌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