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需要。”
“呀,我们校长之前也不太同意素质教育呢!”有老师在台下议论。
谭健笑了一笑:“可随着教育不断往前的发展,我在实际工作中渐渐看到了改变应试教育的必要性!1988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提出了有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外作业、考试、学校工作评价、复习练习材料、自习课、假期假日、竞赛、后进生等方面的十项要求。虽然那个时候,我们乡里中学、小学条件不足,最头疼的就是教室破、课桌椅坏、没有热饭热菜吃……这些问题,可我琢磨着,就是感觉有意义!后来,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原来素质教育是这样早、这样一步步强调的呀!”吴向惊叹。
尚青竹认真记录着,在纸面急速跃动的钢笔已经出了一笔杆的汗!
他与吴向是一样惊叹的,不仅是为素质教育这十几年的摸索与发展,更是为国家高瞻远瞩地为培养下一代的用心!
“……1997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讲台上的谭健越讲越清晰,掷地有声!
“……今年最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们国家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的战略部署。一共分为4个部分,包括: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二、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第三、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第四、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所以《决定》中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抓好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实践!只顾往他们头脑里灌教材上的东西!”
“咝——!”
“这好像做起来,不容易啊!”
“花腔程”与黄力等老师吸了一口气,感觉到不可抗拒的压力,也感觉到一股推动他们向前的热力!
“……所以,我们的课堂不能再简单地拘泥于教材,不停地用考试捆着学习、压着学生,硬向他们灌我们千篇一律想让他们学的东西,而是用我们学校与乡里的资源,安排适合、生动、活泼的课,给他们组织更加丰富的活动!还要因材施教,看到学生的差别,鼓励老师、学生敢当领头雁和一马当先,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特长……让他们不是条条路只通高考,而是能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劳动、会合作……”
——
“竹伢!我决定了!”
一个多小时之后,吴向与尚青竹跟在前辈教师后面出了教室。吴向又像小时候一样,揽紧了尚青竹的肩头。虽然他比尚青竹矮了一头,挂在尚青竹身上有点滑稽,可这小伙子心里装满了开心的向往!
“你决定什么了?”尚青竹整理着心中热得发烫的激动,转头,看到吴向熠熠有光的眼睛。
“我也要像你一样,好好考一个文凭出来!不,有可能也考两个!像你一样,争取双专!”吴向重重地点着头,像是在给他自己加油!
“好啊!”尚青竹也像小时候一样,反手搂住了他的腰。
“不过,我不想读数学专业。”吴向使劲眨着眼睛。
“那你读什么?”
“我想看看有没有教育管理一类的专业……”
“你想将来管理学校?”尚青竹是真的意外。
“怎么,不行吗?”吴向停住步子,看着尚青竹,“你不要小看我。不但我爸讲,就是中师的老师也讲,我这个脑子虽然读书读不过你,可比你聪明、会转弯、会来事,和人也处得好!我又没说现在可以管,学会了多锻炼,等我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嘿嘿,没准也可以像李主任、谭校长一样!”
“你可真有志气!”尚青竹感觉这家伙的热情像一大堆煤球被点燃了,“呼呼”地烧得太热,抓紧拉吴向回宿舍去,“不要在这里讲,考出来再讲。我在县里的自考书架上没有看到这个专业的书呢,好像我们省里也没有这个专业。”
“那你想办法帮我查查其他地方,看看北京、上海、广东有没有这样的专业啊……”
第64章 心动心热心激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