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上使劲喷了好几下子,再用手撸了、抹了,弄得一头油光水滑地跑出去了。
尚青竹闻到一股子香喷喷的味道顺风吹了回来,打了两个喷嚏,猜到那十有八九是吴向送郑秀萍的东西,因为以郑秀萍一向的朴素,怎么会要这样花里胡哨的东西呢?吴向这家伙讲的话也太虚太假了!
——
“小尚老师,你又想做什么呢?”
尚青竹在星期一带着学生做小桔灯,弄得满教室的桔子皮香味,加上第二天有好几个学生拎来了做好的小桔灯,挂在教室窗口上,传来传去的,让每门课的任课老师都知道这“学历第一”的年轻老师喜欢在上课的时候捣鼓新花样。
所以,当看到尚青竹“不怕死”“不怕轰”地绕着总务室负责的“大火枪”,非要他给找一些细竹条、铁线和糊灯笼的纸时,连脾气和善、一向不管闲事的英语老师何琳也笑问起来。
“不是我讲你,就你事多!”“大火枪”的脾气不是吹的,听了尚青竹的要求,心烦之余,直接轰了回去,指了总务室的角落,“你先坐到那边等着,我把何老师要的文具发了再讲。我先和你讲清楚,你这些不是必需的要求,我就好心帮你找找,找不到就算了!”
“好,好好!”尚青竹也不怕尴尬,就到总务室角落上的小板凳上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老老实实坐了,不忘“讨好”“大火枪”,顺便向何老师解释,“我公开课要讲《黔之驴》,要做一个驴头和一个老虎头,给学生用,贺老师,学校人人知道你脾气大,却心热,你一定要帮帮忙。”
何老师听了,“扑哧”一声笑出来,轻轻摇头——哪有尚青竹说话这样直的哟!
“大火枪”果然瞪了尚青竹一眼:“你说谁脾气大呢?不管是谁,遇着你这些花里胡哨的要求,也会发火!”
他嘀咕归嘀咕,将何琳要领的文具递过去后,还是努力到总务室后头的杂货仓库去翻找。找了好一会儿,才拎着几只破的红灯笼,夹了一卷纸出来:“实在没有现成的竹条和铁丝,只有这些,你凑合凑合看能用不能?”
尚青竹赶紧将几个带着厚厚灰尘的灯笼接过来,连声道谢,却愁眉苦脸:“我还不会做呢,明天就要用!”
何老师实在不忍心,劝“大火枪”:“贺老师,你扎灯笼最好,以前学校元宵节搞活动,那灯笼大多是你扎的,你就帮帮小尚老师吧。”
“大火枪”有些郁闷,甩了两记眼刀给尚青竹:“不年不节的,就你要弄这虚头巴脑的东西。我告诉你,就这一回,下次再想这花里胡哨的点子,不要再来找我!”
——
郑卓余和“花腔程”坐在办公室里,顾不上吃饭,眼睛都直了,看着一向不怎么耐烦的“大火枪”,竟在太阳底下,和尚青竹一起蹲在篮球架子边上,凑头扎着灯笼一样的东西。
问了去看过热闹的吴向,他俩才知道那是尚青竹在做明天公开课要用的教具:一个驴头、一个虎头。
“这小尚老师,上课是越来越虚越来越假了!”郑卓余郁闷地,用筷子使劲捣了饭盒里的米饭,“公开课是要听他讲的内容,看他能怎么带学生伢弄明白课文,考试考出好出成绩!谁要看他带学生像陈佩斯、朱时茂一样演小品?”
“花腔程”倒是担心:“要不我提醒一下他:明天校长和教导主任他们都要参加评课,不要上偏了呢。”
“你提醒他有用么?我敲打他好几回了!”郑卓余有些气不打一处来,看着吴向问道,“你们上中师的时候,难道老师教你们用这些花里胡哨的办法?”
吴向眨了眨眼,将两包点心分别放在郑卓余和“花腔程”面前,摇头:“我们老师从没有这样教过!昨天在宿舍他和我讲想这样上课,我也提醒过他,不要这样太花哨呢!”
郑卓余连连叩着桌板,对“花腔程”抱怨:“你看看,他就是这样自以为是中师优秀毕业生,是我们罗桃学历第一的老师!我看他还不如没毕业还在实习的吴向呢!”
第39章 太虚太假太花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