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他那在中师期间拿的大专学历是自学的,就是他上的那个中师也不过是县里新办的,让他这没考上高中的捡了便宜,还到处称什么才子?”
“是啊,谁知道谭校长为什么要招县中师的两个毛头小子来?那尚青竹看着憨乎乎的,刚来不到一个月,张嘴就和你提要做什么备课计划、研究什么新教法、还要分析什么学生的情况?以前哪需要搞这些事情?不是多此一举么?有这个空,不如向你这样的老教师多请教请教。他嫩得那样,还真当自己拿着两张文凭就是根葱咧!”教初中数学的“花腔程”喉咙和郑卓余不一样,说起话来又尖又亮,像吊嗓子。他上课的时候,隔着两间教室的学生都能听清他忽然拔尖的声音,刺着耳朵。
此时初一年级办公室的门、窗都大开着,这些怀疑的言语一句不漏地刺进尚青竹的耳朵里不算,也清清楚楚地传到隔壁的初二、初三年级的教师办公室里。
尚青竹听得呆愣在门口,只觉得面庞浮上的那阵红更热,连耳朵都发起烫来,想离开,偏看见初二年级两个中年女教师躲在门口那里听动静,一时进也不是,走也不是。
郑卓余怀疑过尚青竹,又质疑吴向的来历:“吴向那小子看着倒是精明,可教课底子明显不行!到学校第一天忙着打开水、递香烟、泡茶,倒是殷勤,可是上课就支支吾吾讲不清楚,小半节课是让学生趴桌子抄题写作业,校长怎么会让他来咱们学校实习?”
“花腔程”有着同样的疑问:“那吴向,今年读中师三年级,不像尚青竹是毕业了来上岗的,是进我们罗桃中学来实习的?他和尚青竹原是隔壁青沙乡乡中考入中师的,照理说还应该回到青沙乡乡中去教书,也不知谭校长是怎么想的,非要‘抢这两个毛头小子来,不是添乱吗?看这一届初一能有个什么好?”
眼看初二办公室里已有老师伸头张望,尚青竹感觉有点光脚站火炭的焦躁。他没想到,表面上算是客气的两位前辈老师会这样排斥他和吴向。
握了又握手里的生栗仁,尚青竹想进去给郑卓余和“花腔程”解释他考中师与被“抢”到这里来的原因,却又担心说出三年前初中毕业时,李小燕心疼他“做大梁的材料被做了小板凳”的言语,惹人非议他叔婶,谭校长“抢人”的原话也会让郑卓余和“花腔陈”难堪,一时将脚“沾”在了办公室门外。
“咳咳,小尚,你想什么呢?”他抿了唇、僵立窗边不言语。谭校长轻咳一声走来了,霎间刹住办公室内的议论,让隔壁办公室偷听的身影也隐了回去。
谭校长是模模糊糊听到教师办公室这边有动静,走来查看,出于对新引入学校年轻教师的关心,自然地问着:“是工作上有什么难题吗?说说,我帮你看看情况,再喊老郑老师他们帮帮你!”
尚青竹不愿提出前辈教师对他学历、能力的怀疑,稍稍松了手中捏到汗湿的栗仁,转了心念试探着提道:“……我刚才是想,是不是能在这次单元考试里,试试加大阅读理解的分数,再融合几个新题型,包括安排作文的时候,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半开放式的题目,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多发挥一些有意义的想象?我在自己乡里中学实习的时候,也这样试过一次。”
办公室内的郑卓余和“花腔程”有些尴尬,他们不知道尚青竹站在门外多久了。两人紧着站起身来,出办公室迎着谭校长。
谭校长在琢磨尚青竹的想法,顺口就问郑卓余:“老郑啊,刚才小尚提出单元考试能不能改变一些内容,包括增加阅读理解的比重、用新的作文出题方法,你感觉可行啊?”
郑卓余拍了拍尚青竹的肩膀,称赞:“我们小尚不亏是县中师的优秀毕业生,工作态度就是积极!”转头面对谭校长,却对尚青竹提出改变单元考试的内容提出了疑问,“校长,小尚有想法是挺好的,可他从县中师刚毕业,正式当老师还不到一个月,对初中的语文教学还没熟悉咧,现在提出变月考卷子,是不是还太早?”
尚青竹有些着急:“郑老师,我实习的时候试过,带我的赵老师讲这样的想法挺好,学生们也喜欢改过的作文题……”
郑卓余笑了:“你们青沙乡的乡中与我们大栗树乡的罗桃中学不太一样,晚起了六年咧!每年招生,报考我们罗桃中学的学生数也比你们乡中多许多。你们乡中老师对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没有多高的要求,不代表我们罗桃中学也这样。我带的学生不少是想考高中,还要争取上大学的,讲课和考试怎么能随随便便改?影响他们成绩,家长是不会放心的!”
第31章 有疑有问有担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