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章 难说难劝难落实[2/2页]

桃李尚荣 竹正江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噢,冯小兰是我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还挺好的。可她近十多天没来上学,我托学生去村里问,说是她爸爸病了,留她在家照顾。我打算去看看这孩子,简单给她讲讲这几天的内容,明年就上初中了,课落下太多有影响。”
      “没见冯老四生病呀!”许萍疑惑,“前日大集,还见他抓了鸡带了两大包自己发的豆芽去卖呢。他家的豆芽生得好,这几个村里都知道,一屋里搭满了生豆芽的架子,有时候都不够卖。”
      屋里,饱满的豆芽似乎长满了饱满的希望。
      李小燕听这话,心里基本有了猜测:“那我一会儿就去看看。”
      她转身关照尚青竹好好休养,等身体好了,就尽早回校上课,并安慰伢子说:落下的课,她和蒋老师几个都会帮他补上,又借着尚家堂屋并不明亮的灯泡光,认认真真给尚青竹在书本上划了字,叮嘱伢子有空就练字写作业。
      许萍在旁看着,顺嘴感激着:“李老师,你对伢们真是用心噢。”给李小燕续水的时候,话却转了弯,“伢子伤了,就让他多养些时候吧?到乡里上学好几里路咧!来来回回的,别落下什么伤根,到时候和他叔一样就麻烦了。你看我家这灯泡也暗,伢子在家写作业容易伤到眼,这样以后长大了做工不方便,这作业不如回了学校再做……”
      李小燕不好说什么,只能再叮嘱尚青竹更重要的:“以后有什么事来找老师们讲,不要老和同学闹矛盾,不管有理没理,动手更不应该!”
      尚青竹靠坐在床上,红了脸讷讷地点头。
      “是咧,在校打架就不应该!李老师,你们再发现这伢子调皮,就给我们狠狠地揍!”许萍又接了话语,“不过,李老师,你也知道,在村里有些事没法说理。就像前一阵子抢水,我家就因为人口少,愣是抢不过姚家,他们家是村里的大户:兄弟多,人口多,抢水也敢动拳头,所以说话硬气。”
      李小燕实在没法跟着她弯弯绕的想法,轻怼了一句:“以后做事哪里能靠拳头说话呢?就不怕犯法了?”
      尚守田已起身出门去照顾鸭栅,看了看天色:“李老师,冯老四家在村东头的山坡上,离这有点远,路也不太好走。我这腿不好,不然送你过去。”
      “不用,真的不用,我骑车很快的。”李小燕知趣,起身告辞,推起自行车出了院门。
      她翻身蹬车时,因为光线太暗,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身体一歪,自行车竟倒在她身上。
      墙边靠着的几样瘦弱的农具也散乱地倒下来砸在她身上。
      尚守田夫妇慌忙拿起尴尬的农具,将李小燕搀扶起来,却见她一条腿上被自行车撑脚划出一道血口,另一条腿明显也伤了。
      李小燕的腰也扭了,疼得咧嘴,勉强撑着墙才站直了。
      尚守田想着她带来的伤药,赶紧跑回屋里去拿。
      许萍蹲身给她揉着腿伤,迟疑着,劝说:“李老师……你看吧,这天也晚了,你又伤了,那冯老四家不一定非要去。”
      李小燕暗吸冷气,没回应。
      许萍干脆露出了话:“前天我还和冯小燕她妈讲话。她妈说:村里伢子,除非家里一门心思要供着考大学、跳农门、进城里的,不然,读书就为了认些字、能算账、懂点道理,拿个毕业证方便找工作或做生意不至于被人骗了。女伢子更不用说,学习成绩要那么好也没什么用。按她妈的意思,是宁可做些营生,先翻新房子,再给儿子买辆货车,给女儿多存些嫁妆钱。”
      “可伢子如果是块读书的好材料,将来可能做独撑一面的大梁!”李小燕忍不住回怼,“难道就不管了?”
      夜色更深,昏暗的虫鸣将乡村沉入一片寂静。
      村里远近人家门口的灯光晦暗着,让许萍看不清李小燕脸上难过而郁闷的表情,只顾继续絮叨:“这能不能做大梁也是靠运气,再说行行出状元,很多行的状元也不见得读多少书,就像那鲁,鲁什么班,弄不好还识不了多少字咧,不还是手艺很好吗?我们家没准备让竹伢子走远、离了身边,就像武主任之前到家来说的,能看懂些养鸡养鸭的技术书,或是能懂些新的种田技术就差不多了。等回了学校,李老师,您多教教他做人的道理是真的,别像现在这样愣头愣脑、脾气又梗又冲!”

第8章 难说难劝难落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