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2节 再度整军[2/2页]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飞星骑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总共拥有2000多架飞机,数量不是特别多,但质量都很优异,基本上都是新式飞机,因此参战后取得极大的空中胜利,打了两个多月,中国空军累计损失了600多架飞机(不包括受损后可以修复的),摧毁苏军飞机1800多架,战果辉煌,不过,中国空军本钱有限,所以此时只剩下约1700架飞机了(中国本土的飞机工厂此时可以月产飞机约150架,一半是德国飞机,一半是中国的木头飞机),飞机产量明显低于飞机损耗数量,长期下去,显然会越打越少。通过蒋纬国的这趟日本之行,中国空军的燃眉之急也得到极大缓解,首先,日本海军赠送给中国空军100架九六式轰炸机,其次,日本海军又租借给中国空军900架九六式轰炸机,使得中国空军的轰炸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仅如此,日军还承诺派遣1000架战斗机来到中苏战场上参战(这些战斗机约四分之三来自日本海军,约四分之一来自日本陆军,日本陆军跟日本海军一样都需要借战练兵)。得到一千架轰炸机和一千架战斗机,中国空军实力翻倍地增加,并且希特勒也同样锦上添花,无偿援助了中国空军500架飞机,其中200架是战斗机,300架是轰炸机,包括100架宝贵的熊猫战略轰炸机。德日援华飞机都到位后,南京军展开第二阶段战事时,中国空军可以投入3000架以上飞机参加苏联战争,可谓今非昔比。
      中国海军同样欢天喜地。中国陆海空三军里,最不受到重视的就是海军了,一是中国眼下对海军的需求程度大不如陆空军,二是海军建造周期太长、建造资金太大,中国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钞票,所以中国海军长期原地踏步。蒋纬国的这趟日本之行,给中国海军带回来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所有的水面舰艇以及3艘苏联潜艇、2艘日本驱逐舰,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中国海军欢呼雀跃了,毕竟中国海军实在太难了、太穷了,过惯穷日子的中国海军如果增加一艘驱逐舰,激动程度绝不亚于日本海军增加一艘航空母舰。蒋纬国一下子带回来这么多舰艇,足以让中国海军上下犹如过年般喜气洋洋了。得到这批舰艇后,中国海军此时实力已经“颇有规模”,陆战队方面:6个海军陆战旅(每个陆战旅下辖3个海军陆战团)、约6万兵力;布雷队方面:10个联队(每个联队下辖3个布雷大队),约万兵力;海军航空兵方面:6个航空队,约200架飞机;潜艇部队方面:10个潜艇队,34艘潜艇(德国赠送和出售了33艘,战争期间损失了6艘,接受苏联潜艇3艘,青岛造船厂和福州造船厂已经建造出4艘德国潜艇);水面舰队方面,此时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甚至还比中日战争前扩大了不少,包括:
      轻型航空母舰1艘(租借日本海军的龙骧号);
      重型巡洋舰1艘(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原名“红色高加索号”,被编入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后改名“红色东方号”,排水量吨,主炮是4门180毫米炮,副炮是8门100毫米炮,整体性能较为落后):
      轻型巡洋舰4艘(2艘是中国海军原有的宁海号、平海号,另外2艘是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轻型巡洋舰,1艘是“共产国际号”,1艘是“红色乌克兰号”,排水量都是6000吨左右);
      驱逐舰12艘(4艘是在南京会战期间勒索日本海军而获得的,6艘是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的,2艘是日本海军在蒋纬国访日后转赠给中国海军的);
      炮舰17艘(3艘是在南京会战期间勒索日本海军而获得的,其余14艘是中国本土建造,包括先前建造的“逸仙号”和“中山号”以及中日议和停战后陆续建造的12艘,都是七八百吨排水量);
      辅助巡洋舰3艘(都是德国赠送的);
      巡逻艇100艘(其中27艘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其余的都是中国本土建造);
      扫雷艇22艘(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
      鱼雷艇200多艘(其中58艘原属于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其余都是中国本土建造);
      炮艇50多艘(都是中国本土建造,基本上都是一百吨或几十吨的排水量);
      运输船20多艘(其中4艘大型运输船是在南京会战期间勒索日本海军而获得的,其余中小型运输船都是中国本土建造);其它一些辅助的中小型舰艇若干。
      中国海军此时所有舰艇的总吨位已经达到约10万吨。虽然跟美英法日德意海军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但确实也很了不起了,蒋纬国对中国海军有心无力,但因为他百般努力,中国海军不但没像原先历史上那样全军覆没,并且还有着缓慢而坚定的进步,这是很可贵的。
      在1940年秋冬时,中国的局势、中国军队的处境无疑是喜人的,无论是北平还是武汉,都对打赢这场战争充满高度信心,就连原先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蒋介石也开始在公开场合声称“要消灭苏联这个红色帝国”。
      11月1日,德苏基辅会战结束,德军攻陷基辅。
      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美英法为之震惊。这场大战被希特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包围战和聚歼战”,此话并非夸大,而是事实,双方先后动员参战的兵力超过380万,最终,德军大获全胜,苏军累计伤病亡总计60余万,投降者高达120多万,由于包围圈实在太大,德军兵力不足,因此有20多万苏军成功突围,但毋庸置疑,德军是这场大战的完全胜利者,战果震惊了全世界。
      捷报传来,北平、武汉、东京先是难以置信,随后欢声雷动。
      这场山河变色的大战几乎是一战定乾坤。德军通过此场大战的辉煌胜利,全面占领了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全境,白俄罗斯地区也随之不保,最为重要的是,苏军在东欧地区的主力因此而几乎全面被毁灭,俄罗斯东部门户大开,莫斯科完全暴露在德军的兵锋前。截至此时,苏联军队已经累计损失了约350万兵力,其中约250万被德军摧毁,约100万被南京军摧毁,并且苏军的精华、精锐十之七八都在被消灭的部队里,损失不可不谓之惨重至极。通过此战,德国威望大增,亲德的国家都对德国获胜充满高度信心,意大利、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芬兰、保加利亚等原本没下定决心的国家纷纷正式对苏联宣战并出兵协助德军作战,德军可谓势不可挡。基辅会战后,苏军所剩不多的主力部队主要在三地,一是列宁格勒地区,约二三十万,一是高加索地区,约三四十万,一是莫斯科地区,约二三十万,局势岌岌可危。
      不过,德军为获得基辅会战的胜利,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此战是德军刚刚参加世界大战后就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大战,德军实战经验不足等缺陷都暴露出来,使德军为此战而付出了40余万人的伤亡代价,军械弹药、辎重物资损失都非常巨大。德苏这场基辅会战非常类似于秦赵的长平之战,通过此战,德国获得了德苏的战略优势,秦国也获得了秦赵的战略优势,赵国大败,秦国付出重大代价,苏联惨败,德国也付出重大代价。这场基辅会战,让苏联近乎一蹶不振,也让德国近乎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东欧地区开始下雨了,德军再接再厉、乘胜追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蒋纬国为德军大胜而高兴不已,但很快,他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接到了商震的急电。商震十万火急地发电报给蒋纬国,告诉他一个坏消息:希特勒把苏联战场上的德军兵分三路,一为北方集团,二为中央集团,三为南方集团,北方集团被调去进攻或围困、封锁列宁格勒,南方集团奉命向高加索地区进兵,中央集团直捣黄龙,扑向莫斯科。
      “什么?”蒋纬国大吃一惊,“老希在搞什么鬼?为什么要打莫斯科?这根本就不在我们原先计划里啊!德军已经兵力损失很大,部队筋疲力尽、物资消耗无数,时间也不多了,在这个时候,他居然还兵分三路?不是犯了兵家大忌吗?”
      商震很快就解答了蒋纬国的疑惑:正因为基辅会战规模太大,德军取得的胜利和战果实在太辉煌了,希特勒已经被大胜给冲昏了头脑,他认为,苏军主力已经在基辅会战中全面被摧毁,德军接下来将会所向披靡,高加索会手到擒来,莫斯科也会是唾手可得,既然如此,德军无所谓一边打高加索一边打莫斯科了,到时候,高加索的工业区、石油产地被德军占领,苏联的心脏莫斯科也被德军拿下,战争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就结束了。希特勒觉得,苏联已经受到致命打击,他没有理由不一鼓作气、直取最终胜利。
      “糟糕!”蒋纬国顿时叫苦不迭、心慌意乱。

第502节 再度整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