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7节 遍地狼烟 7[2/2页]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飞星骑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有、勒紧裤腰带,我国国力薄弱,我军军力衰微,这场大战让我国国力和我军军力都不堪重负、近乎透支,对于贵方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我方必定会全力满足,但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饭村?听得面如猪肝,他当然听得出,蒋纬国这番话说得客客气气、滴水不漏,其实早就做好了接下来对日方一毛不拔的铺垫了。
      双方的初步会谈基本上是不欢而散,但也取得了几点结果,首先,蒋纬国代表的中方向饭村?代表的日方信誓旦旦地保证“东北军的行为只是他们擅自做主、以下克上搞出来的,并非中方统帅部的意思”,对此,日方将信将疑,但中方保证“没有日方同意,绝不出一兵一卒进入辽宁(或帮日军打东北军,或帮东北军打日军)”。对于这一点,日方感到一定的心安,毕竟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南京军会乘火打劫,对东北三省突然下手;其次,在远东战争获胜后,中方愿意“多分一些土地给日本”作为赔偿(日本此时跟中国要赔款,中国也没钱)。
      这场远东战争的局势顿时变得更加复杂了。
      东北军大举反攻辽宁后,全国振奋,社会各界并不清楚东北军此举到底是国府授意的还是东北军自己搞出来的,实际上也没多少人会细想这个重大问题,广大人士只看到被赶出东北八年的东北军终于打回东北了,不得不为之扬眉吐气,另外,远东战争爆发后,国府和南京军“联日击苏”行为引起极大非议,社会各界出现很多反对、质疑、抨击、批评的声音,各种形形色色的游行、示威、抗议、请愿活动更是轰轰烈烈、浩浩荡荡,要求国府国军趁此良机收复东北,眼下,梦想成真了,不得不让社会各界深感激动,起到一种歪打正着的效果,让国府国军原先承担的“暗中打算放弃东北三省”“跟日本狼狈为奸”的骂名得到了“正名”。一时间,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各种庆祝活动层出不穷,但国府高层却对东北军此举采取了“三不对策”,不赞同、不反对、不解释。
      辽西和辽南的黑土地上,一时间风云激荡。
      打回东北的东北军就像他们当初被日军打出东北时那样“进展神速”,因为日军确实兵力空虚,让东北军一下子打在了软肋上。在冲破国统区和日占区(伪满洲国)的边界线后,重新站在日思夜想八年的东北老家黑土地上,东北军官兵们和流亡东北人们无不因为极度的激动、狂喜、悲痛而放声大哭,全军士气鼎沸、斗志如虹,一路长驱直入。当天中午,经过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激战,东北军以伤亡三千余人的代价,击溃锦州日军半个大队、五百余人,攻占了第一个东北(不包括热河省)大城市锦州。东北军伤亡之所以会是日军六倍,一方面因为日军战斗力强劲,一方面是日军拥有绝对制空权,国军飞机不能飞到东北三省境内作战,虽然辽宁省境内此时的日军飞机不算多(大部分都抽调到了黑西战场),但一顿肆无忌惮的轰炸扫射还是给东北军带来了巨大伤亡。攻克锦州后,东北军进一步地士气大振,继而顺着南满铁路线,杀向辽宁省核心沈阳。
      东北军打回东北,毋庸置疑是拥有各方面优势的。东北军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东北是中国的一部分,东北军完全是本土作战,不止如此,东北还是东北军的老家,所以东北军又是在家乡作战,获得当地民众支持就更上一层楼了。东北军攻克锦州后,全城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处处都是“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感人画面。攻入辽宁境内的东北军其实是一支孤军,因为东北军基本上没有后勤补给,但却有无数东北当地民众的支持。
      承德郊区某地,一座大型的军械仓库。
      两名军人正在仓库里,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两人一名是上将,一名是上校,但上将却对上校十分客气,甚至是恭敬。上将是第八军区副司令长官于学忠,上校是蒋纬国的首席智囊萧爻。
      “都运去吧!”萧爻不动声色地把目光从武器弹药上收回来,“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怎么能打胜仗呢?”他言语间有股耐人寻味的含义。
      “我明白。”于学忠点头,神色凝重,言语间隐隐地也有股耐人寻味的含义。
      “热河境内的十七座军械仓库,你都可以拿走。”萧爻补充道,“另外,察哈尔境内五座军械仓库,一样都可以拿走,手令手续什么的,我都给你办好了。”
      “嗯。”于学忠再次点头。
      “记住,把事情做好。”萧爻拍了拍于学忠的肩膀,转身离开。
      远东局势风起云涌,欧洲局势同样波云诡谲。远东战事正酣时,欧洲发生了几件大事,每件都跟德国有关,每件都让苏联当局如坐针毡、惊怒交加。
      趁着苏联忙着打远东战争,德国在欧洲大肆扩张势力、拉拢仆从国,第一个完全倒向德国的就是匈牙利。匈牙利此时的国号是“匈牙利王国”,但王国却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国王,只有一位摄政王,名叫霍尔蒂·米克洛什。霍尔蒂本人向来很亲德,不止如此,整个匈牙利都非常亲德,这是历史渊源导致的。匈牙利以前曾跟奥地利组成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的领土不只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地利人本就跟德国人同宗同源,此时奥地利已是德国的一部分,所以匈牙利人非常亲近德国人,另外,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跟德国是一个阵营的,战败后被英法等国强迫签署了《特里亚农条约》,该条约让匈牙利丧失了足足72%的领土,人口也从2000多万锐减至650多万,还失去了该国拥有八百多年的唯一海港,国力彻底地一蹶不振,完全变成了一个内陆小国。可以想象,如此国耻让匈牙利人是何等地憎恨英法美,另外,匈牙利夹在德苏之间,苏联的意识形态被匈牙利视为洪水猛兽,所以匈牙利投靠德国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希特勒一直极力地拉拢着匈牙利,但没有威逼,而是利诱,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土地无偿“转让”给了匈牙利,使得匈牙利上下愈发地对德国死心塌地(客观上讲,希特勒对德国的仆从国和盟友国还是比较厚道的,在原先历史上,希特勒从未动用武力控制德国的仆从国和盟友国,都是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拉拢,除非某国发生反德叛乱,希特勒才动用武力),远东战争爆发后,“看清苏联对邻国领土野心的”霍尔蒂终于彻底地下达了投靠德国的决心,匈牙利因此而正式加入“德中日意四国联盟”。
      匈牙利投靠德国立刻引发了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紧接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都投靠了德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跟匈牙利一样,本来就非常亲德,投靠德国也是水到渠成。罗马尼亚此时也是一个王国,国王是卡罗尔二世,二号实权人物是军事大臣扬·安东内斯库。远东战争前,罗马尼亚就跟苏联存在尖锐冲突,苏联为了巩固其自身安全,多次强迫性要求罗马尼亚把罗马尼亚领土北部的两个省(比萨拉比亚省、北布科维纳省)割让给苏联,对此,性格懦弱、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的卡罗尔二世国王准备同意,但安东内斯库表示“强烈反对”,他亲自去见国王,提议“投靠德国,依靠德国抗衡苏联”,结果被国王逮捕,此举让他获得全国上下的同情和支持,赞誉他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利益不受损害的真正的爱国者”,国王则遭到全国上下的指责。一直密切关注罗马尼亚局势的德国迅速出手,派遣特工救出安东内斯库,并联络罗马尼亚军队里决定“抛弃昏君、效忠国家、为国家而战”的激进派将领,提供大批武器和资金。于是,十一月上旬,罗马尼亚境内爆发了一场几乎没有流血的内战和政变,以“国家英雄”身份而粉墨登场的安东内斯库获得了大部分军队的支持,把国王卡罗尔二世赶下台,扶植卡罗尔二世儿子米哈伊一世当“傀儡皇帝”,自己大权独揽。被安东内斯库实质性完全控制的罗马尼亚立刻彻底地投入德国怀抱,加入了四国联盟阵营。
      保加利亚的情况则跟匈牙利、罗马尼亚不太一样,该国同样是王国,国王鲍里斯三世虽然也十分亲德,但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在德、苏、英、法、意等国之间摇摆不定,不过,由于保加利亚不跟苏联在陆地上接壤,因此希特勒放缓了对保加利亚的拉拢。真正的让苏联当局深感震惊和焦虑的还是波兰,在看到德苏两国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后,波兰当局恨透了苏联,投靠英法虽然也可以自保(实际上英法在原先历史上的波兰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帮助遭到德苏两面侵略的波兰),但无法对苏联进行报复,所以波兰当局露出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露骨的抛弃英法、投靠德国、联合德国对付苏联的立场倾向,使得苏联当局坐立难安。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某间会议厅内,两国代表正进行着外交会谈,一方为首者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一方为首者是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
      边打边谈,这是大国之间的惯用手段,中日这样,中苏也是这样。这场把中日苏三国卷进去的远东战争,日本既不想也不能持久性地打下去,苏联同样,中国亦然,所以开战后,三国彼此间仍然保留着外交途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如果不打能获得足够的利益,自然不打了。会议桌上,莫洛托夫脸色很不好看,蒋廷黻则神色倨傲,战场上两军的胜败情况正是两国外交官的脸色晴雨表。
      一番干巴巴的程序化开场白后,莫洛托夫艰难地道:“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指示,为了恢复苏中两大国的和平、停止这场错误的战争,苏联愿意做出最大的让步。苏联承认外蒙古、新疆以及...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蒋廷黻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莫洛托夫看着蒋廷黻,没有继续说话。
      “没有了吗?”蒋廷黻一脸诧异,“贵国的让步就是这些?”
      莫洛托夫感到一股遏制不住的愠怒:“当然,莫非贵国还想要得到什么别的东西?”
      蒋廷黻怒道:“外蒙古、新疆、唐努乌梁海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贵国把被贵国强行霸占的中国领土归还给中国,难道仅此而已?贵国把我国的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分裂出我国继而建立完全听命于贵国政府的附庸国,这是对我国主权的极端践踏!严重损害了我国利益!至于新疆,贵国也一直在无孔不入地插手、渗透、控制!如今,物归原主就一了百了?贵国简直是欺人太甚!”
      莫洛托夫强忍住情绪:“贵国还有什么要求吗?”
      蒋廷黻冷冷地道:“我国的要求就是,完全地废止中俄自《尼布楚条约》后至今中俄签署的《中俄蒙协约》、《满洲里界约》、《恰克图条约》、《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以及《中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中俄密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塔城界约》、《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改订条约》以及之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21份对我国极度不平等的条约!”(如果这些条约全部被废止掉,中国大致上可以收复外东北、外蒙古北部、贝加尔湖地区、新疆西北地区、新疆西部地区等总面积累计约170万平方公里的失地。另外,《辛丑条约》虽然也有苏俄的一份,但苏联政府已在1920年宣布放弃)“另外...”蒋廷黻沉声补充道,“贵国还要给我国战争赔偿十五亿美元!”
      莫洛托夫顿时勃然大怒:“蒋大使,我没有听错吧?贵国还真是天方夜谭!居然提出如此信口开河的要求!简直是荒谬绝伦!苏联政府绝不会答应这种近乎勒索的无耻条件的!”
      “勒索?”蒋廷黻冷笑一声,“这个词用得好!你们得到这些原属于我国的大片领土,哪一次不是勒索?还有,莫洛托夫先生,我要提醒你,远东战场上,正在败亡的是你们苏联的军队!不是我们中国的军队!你们在谈判桌上不还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就在战场上拿回来!”

第447节 遍地狼烟 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