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王回了府,细细想了迎曦所提供的名单,也没有觉察出有什么不妥,至于萧达,他想了想处理赵康裕的事情,也没觉察出这人有什么厉害的本事,至于那个卓鸿朗之前到没怎么留意。只知道是个四品的武将,官不大不小的,也没怎么留意过。
既然名单上的人他大部分都已经了解了,那就这么定了吧,要是赵康裕之后,又有人来暗杀他,他并不是每次都会这么幸运的,况且也是为了朝堂稳固,他好施展自己的才能,要让众人看到他的才能,他才能最终爬到那个位置上去。
所以第二天,睿王反倒提议,萧达,蒋弘毅,温成益到坤宁宫来议事。这就是明显的告诉众人,太后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了,让太后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是他表明自己尊重皇上的态度。
人啊,总是如此,往往总是要采取很多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其实,越是掩盖,聪明的人看得越是清楚。
坤宁宫内,太后高高的坐在上面,其他的思位大臣都依次坐着。迎曦先说:“今天,把大家请到坤宁宫来议事,是摄政王的意思,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让大家觉得唐突了。”
蒋弘毅和鞑子纷纷表示:“太后您多虑了,摄政王如此决定,正式对皇上的尊重,皇上年纪还小,需要哦太后多多指点。”
迎曦笑道:“诸位还真都是肱骨之臣,也都能理解摄政王的苦心,也能理解哀家的苦心,先帝的这片基业,还靠各位的鼎力辅佐了。”
“遵太后懿旨。”大家齐声说道。
“好了,那我就不绕弯子了。”迎曦说:“几日前,在黑水河堤上,赵康裕刺杀摄政王的事情,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吧。”
大家纷纷点头。
“我想,赵康裕也是先帝在时的忠臣,怎么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还是因为对摄政王心存误会,以为摄政王大权在握,想要谋了这天下呢!”迎曦说。
摄政王赶忙起身说道:“臣,断断不敢有此谋逆之心。”
“摄政王快坐。”迎曦说:“哀家也知道,摄政王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人,怎么会有谋逆之心呢?只是,主少国疑,那些爱搬弄是非的人,总是心存疑虑。所以,我跟摄政王商量了一下,决定按照先前先帝创下的规矩,设立议政会。”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温成益首先说道:“这个成不成立议政会有什么打紧,朝堂上的事情,不都是我们几个商量着来的么?”
迎曦说:“温大人说的是,但是,我和摄政王合计着,先帝在时,尚且有六位辅政大臣,如今就只剩四个了,所以,难免引起非议,所以要把议政会的人员扩充到八个人。”
“哦?八个?会不会多了点啊?”温成益说完,看了看睿王,他要知道睿王的心思,他可是想牢牢抱住睿王大腿的人,见睿王并没有什么表示,心里就知道睿王是已经同意了的,于是又说道:“那人选,太后可和摄政王商量好了么?”
“嗯,我们倒是商量了一个名单,但是,还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准备提拔庞智,粱修,钱勇毅,卓鸿朗这几个人,做议政大臣。”迎曦说。
这名单一公布,几个人都非常的意外,尤其是蒋弘毅和温成益,鞑子因为事先早就知道,但是得装做不知道,所以也摆出了惊讶的表情。
尤其是温成益很不高兴,说:“太后,这庞智,粱修,钱勇毅做议政大臣,我没什么意见,他们三个都官居二品,可是,那个卓鸿朗,他是个什么东西啊,怎么可以做议政大臣呢?这也太唐突了,还请太后说明理由。”
“理由嘛很简单,”迎曦说:“就是为了,从朝廷的各个部门选拔人员做议政大臣,这样,更能广泛的听取意见,也有利于朝廷的稳固啊。”
温成益说:“前三位大臣,我没意见,他们官职高,而且胸有文墨,聪明能干,但是这个卓鸿朗是个什么东西啊,议政大臣需要用头脑议事,议的是天下大事,他卓鸿朗是一介武夫,他懂什么啊?他凭什么在这议论、决策天下大事啊?”
温成益说话嚣张,睿王看着也有些不像话,于是说道:“温成益,说话要有分寸。”
温成益说道:“按照先帝立下的规矩,议政大臣要畅所欲言,是对朝廷负责任,否则议什么政啊,刚才摄政王自己不也告诉我们要畅所欲言么?”
睿王不好说什么了,迎曦看了看这场面,笑道:“温大人说的对,议政大臣,当然要畅所欲言,卓鸿朗呢,正如温大人所说
第48章 迎曦斥责温成益[1/2页]